建国门街道“睦潮月”九九重阳敬老系列活动第七场~茱萸绒花制作

一米阳光*辉
创建于2023-11-14
阅读 14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本新闻宣传报道组讯   建国门街道社组联于2023年10月24日在缘庆书院组织了非遗传统文化绒花制作活动。

首先由“久益行”志愿服务团社区主联络人柯丹老师为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介绍“久益行”志愿服务团的成立及志愿者构成、团队宗旨及其管理模式。“久益行”志愿服务团的成员来自建国门街道的九大社区,“久益行”志愿服务团的成立及志愿者构成、团队宗旨及其管理模式、服务内容与特色活动。以及“久益行”的“六益暖心”公益活动。


“益织”版块在开展日常社区编织活动的同时,还接受喜爱编织的行动不变老人的预约,到家中教授编织技法;


“益剪”版块在积极参与各社区便民理发的同时、还接受行动不便,高龄老人的预约,到家中为老人理头剪发。


“益动”版块在激活社区现有锻练活动的同时,教授居民古代养生运动“八段锦”、“太极扇”,为居民们的身体健康加持。


“益读益聊”版块,通过大家同读一篇文章、一本书,同聊一个话题,有感而发,你一言我一语,重在给于老年人精神世界的陪伴,派遣孤寂;


“益拍”版块,为社区民民“留住光影,留住美好瞬间”,为社区居民拍照、为社区活动拍照,为社区居民开设易于上手的手机摄影课程,为社区居民开设网上打车、电子地图、网上定餐等等课程;


“益膳”版块,由老字号特级厨师主理,教授社区居民各式面食,点心的制作,使居民们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到身体力行的乐趣,吃上自己料理的精致餐食。六个深入社区持久开展的公益活动版块,


“久益行”汇聚街道九社区编织能手,合力编织了九个“同心结”,赠予九个社区。以期同九个一起共建社区幸福家园,深度的参与到社区居民的扶老敬老的活动中去,最后,向大家展望了“久益行”的未来规划。

接下来,“睦潮月”重阳敬老活动第七场“茱萸绒花制作”正式开始,茱萸绒花制作的授课老师是李娜娜老师,李娜娜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非遗传承绒花制作讲师,在非遗传承绒花制作方面具有丰富的开发和教学经验。


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绒花由天然蚕丝和铜丝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多用于旧时民间的民俗节事与礼仪装饰之中。绒花题材寓意造型大多取自民间生活符号祥瑞,用以表达吉祥如意之意趣。


绒花的制作工序分为9道工序,分别为炼丝、染色、晾晒、勾条、烫绒、打尖、传花、粘花、包装。前五道工序,老师已经提前做完,如若按九道工序,来教大家,一天都做不完。

02:48

此次制作就从第六道工序:打尖开始,用剪刀对绒条进行加工,使圆柱体状的绒条变成所需钝角、锐角、圆角、球体、椭圆体等各种形状。

01:03
01:03

第七道工序:传花,用镊子将打尖过的不同色彩、规格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用镊子对打过尖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配合铅丝、皮纸、料珠等辅助材料制作出所需的产品。

00:20

第八道工序:粘花将独立的绒条和其它配件,如绒鸟的嘴巴、冠、眼睛、尾巴、腿、脚等,配合铅丝、有色皮纸、料珠、水晶珠、菜籽等辅助材料,用白色乳粘在相应部位上,制作出需要的产品。

00: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瑰宝,口传心授活态的文化遗产,最后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此次活动,到场的居民朋友都完成了各种特色的绒花制作,带着美美的心情离开书院,每个人觉得心里暖暖的。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美好氛围。

     【柯丹撰文    刘辉编辑    翟羽峰审】

阅读 14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