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上旬,长沙简牍博物馆的骆晓颖老师给滨江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次新奇有趣的简牍系列知识讲座。课堂上老师丰富精彩的内容,让孩子们沉浸其中,用心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简牍,作为我国古代文字的书写载体,始于春秋战国或更早……”骆晓颖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把文字载体的起源、发展绘声绘色的告诉学生,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初步了解了简牍的含义、制作与工艺流程。课堂上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并提出疑问,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也对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骆老师还带来了竹简,把它分享给孩子们传递观察,孩子们对简牍的认识不仅仅只是几张图片,而是变成了实物。每个孩子都非常兴奋期待,拿到手里小心仔细地观察,在切实感受后孩子们都由衷地感叹:“以前只能在博物馆或者电视上看到的这些陈列品,现在可以用手触摸、真实地感受了。”
简牍先后使用了一千余年,因而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献资料,成为我国文物宝库中极为珍贵的宝藏。在纸张发明和推广之前,简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和承载的重要工具。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并了解简牍文化,深入感受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领悟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那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