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出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实践的同时获取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为此后进行更高难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时机便是小学阶段,学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能够养成独立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对于如何更好提高学困生的阅读能力,11月13日晚,西马坊乡中心校文科教研组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讨。
唐子婷老师和朱慧娴老师对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她们认为:
导致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的本质原因是学生的主观控制力弱。由于控制能力弱再加上小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主观控制力弱体现在课上不能集中精神,不能够吸收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课后做不到及时温习,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也不能及时完成。
解决这种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找回自信心,重新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教学活动,比如改以往提问回答的模式变为自由讨论形式,让学生自由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避免学困生害怕出丑而不发言的现象。由于学困生主观排斥阅读,可以先用一些短篇有趣的文学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阅读能力自然而然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臧芯瑜老师和王进老师强调到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困生学习积极性:
(1)首先,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按阅读能力、语文基础等特点,将学生分为能力互补的小组,由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给学生们分配作业,让他们参与到讨论中来,通过对教科书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能,从而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2)其次,运用问题式的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设计问题,通过探究式的方法来探索教材的知识,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采用问题探索性教学法,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王艳老师、马子云老师和王秀桃老师则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讲到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资源,培养学困生的综合素质:
(1)向学生展示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文章,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2)互联网具有大量的教育资源,它是扩大学生眼界,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阅读材料,指导他们对阅读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个事件的历史背景作为延伸材料,使学生了解这个故事的起因,了解我们以后对这个故事的影响,从而为学生了解这个故事的主旨打下基础。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的历史事件,例如清代的封闭、太平天国运动、天津协约等,使学生对中国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看完录像之后,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文章,想一想自己的国家是怎么被入侵的,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制约了,所以教师还是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加强阅读理解教学的探索研究帮助学困生提高阅读能力。
西马坊乡中心校
编辑:唐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