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大
Blow Up
艺术家:陈澈
Artist: Chen Che
策展人:王凯梅
Curator: Wang Kaimei
时间:2023年11月11日 - 12月17日
Date: 2023.11.11 – 12.17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喜玛拉雅美术馆3B展厅
Location: Hall B, Floor 3, Himalayas Museum, No.869, Yinghua Road, Pudong District, Shanghai
2023年11月11日下午,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学术计划「破茧·喜玛拉雅青年艺术家系列个展」推出的首个个展——《放大》陈澈个展于3B展厅正式拉开帷幕。
《放大》展览现场
放大,英文为Blow UP,源自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于1966年的影片《放大》,影片中的主角利用摄影术放大的功能试图接近真相,最终却陷入了一个何为事实的谜团中。而当我们面对陈澈的作品时,泡状、管状、条形、柱体等各式奇怪造型的堆积会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是我们肌肤在显微镜下被放大的细胞体,又或是望远镜探向遥远宇宙的一个微小星辰……这些似近似远的感觉,正如我们视觉与陈澈画面之间产生联系的一个通道,而这个通道是显微镜、是望远镜,不断地去剖析一个个更切实的真相。
艺术家陈澈接受媒体采访
《放大》呈现了陈澈以「生长」系列为主的29幅精选作品,艺术家通过抽象的笔触传递了一种信息——我们应该如放大镜一般,用一种平等的态度与目光看待身边的一切。
策展人王凯梅与艺术家陈澈
本次展览自2023年11月12日起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12月17日。
Part 1展览前言
《放大》
文/王凯梅
当我们面对陈澈的绘画时,我们在看什么?
泡状、管状、条形、柱体的矩阵相互咬合,彼此渗透;一圈圈半透明的膜繁忙地涌动着,如同显微镜下看我们身体的一片肌肤被放大的细胞体;亦或,这是透过射电望远镜投向遥远宇宙的一瞥,穿越亿万斯年的星尘在夜色中的绽放;亦或许,你看到了热带雨林,水下奇观,动物的皮毛、河流的走向…无论哪一种想象,陈澈在画布上塑造的是关乎我们自身和周遭的世界的景观,是一个艺术家面对画布时依赖直觉,聚合笔刷、喷枪、滚筒和颜料的纠缠,填充“空白恐惧”的搏击;是在一次次将感觉与认知视觉化的进程中,自我心智从内向外的巨象化的投射。
在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于1966年的影片《放大》中,身为摄影师的主人公被一组抓拍的照片卷入一场寻找真相的悬疑案中。随着照片底片在暗房中被不断地放大,疑云骤起的剧情最终让主人公陷入彻底困惑。原本证实的摄影术,用放大的功能试图接近的真相,却在现实中消失匿迹。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图像证明一切的时代中,网络和社交媒体用图像虚拟和混淆我们对于真相和现实的认知。陈澈的绘画似乎也是在用一种迷乱我们感知的方式,用自然图式来展示内心景观,一个同时属于遥远宇宙和微观细胞的生命存在,一个被人类欲望吞噬的正在消失的世界:融化的冰川,变异的物种,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或许,这才是一个徒手画乾坤,不打底稿创世纪的艺术家面对画布时悲悯的内心底色。他不是在逃避外面的现实,他是在用绘画塑造另外一种万物平等共生的乌托邦。
Part 2展览现场
Part 3开幕致辞
开幕式现场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刘珍主持
11月11日开幕当天,展览开幕式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副馆长刘珍主持,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策展人王凯梅、艺术家陈澈分别致辞。众多嘉宾和媒体朋友前来开幕现场,共同感受陈澈的绘画那一种别样的真实所展现的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的通感。
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致辞
开幕式上,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沈其斌首先发表致辞,喜玛拉雅美术馆自开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发现和扶持青年艺术家。《放大》作为「破茧·喜玛拉青年艺术家系列个展」的拓展,可以一首诗来与之进行对话,“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剑客》,“今日示众人,见仁亦见智”,沈其斌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后两句,他表示此次展览对陈澈而言,如一面镜子,艺术家透过画面进行了一次次的灵魂解析。沈其斌希望本次展览的落成能成为陈澈未来艺术发展中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起到更好的作用。
策展人王凯梅致辞
“喜马拉雅虽是遥远,但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想要去攀登的那座山峰,那对于艺术家陈澈而言,他要去攀登的山峰可能是我们亿万年前的星辰,留在今天的黑夜当中的一个影子。最近的是这个山峰就在自己的生命当中,你的血液,你的细胞。”来自策展人王凯梅的发言,她表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人类主宰自然的世界,人类的能力可以上天下海的方式去了解或者认知所有的一切。当我们把自然之物看作是我们的工具,看作是我们的资源而去利用它不懂得去尊重它的时候,我们其实就进入了一场生态危机,那些消失的植物,动物。“在这个陈澈的作品当中,也给大家的一种提醒,就是在用一种平等的关爱的眼神去看我们周边的世界。”
艺术家陈澈致辞
艺术家陈澈对各方支持表达了感激之情,“回国十年,我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陈澈表示,本次展览“放大”二字即缘起,这次展览的发生也将是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起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寻找自己的价值实现,而艺术正是他用来表达内心的方式。《放大》中所呈现的便是他对自然、对世界的一种态度。
开幕式之后,策展人王凯梅为嘉宾们进行了精彩的展览导览,她从艺术家陈澈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以及陈澈如何经历了一段从具象艺术向抽象艺术的改变,由浅入深地对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王凯梅分享了为何选择以《放大》作为策展主题,帮助嘉宾对艺术家及本次展览有更深入的了解。
Part 4 开幕式现场
Part 5 艺术家介绍
陈澈,1972年出生于河北,200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UAL,艺术硕士(绘画)。
个展
2023 放大,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
2020 Inner Growth, 成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6 基本参照(双个展),田地艺术空间,北京
2016 自然生长,广廿又美术馆,天津
2015 假日,碧鍪艺术,北京
2012 精神丛林,Hua Gallery, 伦敦
2012 映像·丛林,桥艺术中心,北京
2010 理想丛林,City Inn Westminster, 伦敦
2010 心像的倒影,Camden Space, 伦敦
部分群展
2023 不变之变,海派艺术馆,上海
2023 大道至简,HANMO艺术中心,北京
2022 加密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
2022 折叠·覆盖,鸿坤美术馆,北京
2021 Mindscapes,HOFA画廊,伦敦
2021 线性展巡展(北京,成都,沈阳,上海)
2021 虽有非实,未知艺术,北京
2019 间离,田地艺术空间,北京
2018 绘事后素,香港智美艺术中心,香港
2017 裂变的流徙,柏林Kommunale美术馆,柏林
2017 乐园:异化的记忆,成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7 天涯若比邻,在3画廊,北京
2016 共享·再生,Church Santa Caterina, 威尼斯
2015 美丽新世界-2015 第二届南京国际艺术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
2015 西游新记,Charlton House,伦敦
2013 再生长--首届旅英艺术家双年展,亚洲之家(Asia House),伦敦
2013 库克街冬季开放展,库克街画廊,伦敦
2012 抽象情绪,Hua Gallery, 伦敦
2011 偏远地带, General Hardware 当代画廊, 多伦多
2011 太古时代, House 画廊, 伦敦
2010 艺术家联合会第89次年展,Menier 画廊,伦敦
2009 Cheer’s :) 2009, Bargehouse, 伦敦
2009 “Interplay”联展,Nolias画廊,伦敦
2009 2009 艺术开放展,ArtWorks Project Space, 伦敦
2008 2008 Start Your Collection! 展, 当代艺术画廊, 伦敦
2008 '00 Nature 展, 当代艺术画廊, 伦敦
2007 2007 Start Your Collection! 展, 当代艺术画廊, 伦敦
2006 皇家艺术学会夏季展,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伦敦
Part 6 策展人介绍
王凯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苏富比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硕士,从事写作、策展、翻译。王凯梅长期深入研究和参与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是众多艺术杂志的特约撰稿人,当代艺术评论人, 为诸多艺术机构文化媒体撰写艺术家访谈及展览评论。与艺术史学家Tony Godfrey合作出版英文专著《当代画家丁乙》,2021年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四名获奖者之一,2022年出版由瑞典文直译电影大师伯格曼文集出版。近期策划主持的项目包括养云安缦艺术中心《灵魂呼吸:邱岸雄个展》,赛森艺术空间《栖居之地:当代艺术群展》《增强劳动》,碧云美术馆《燃烧的凹镜》,沪申画廊《我们的故事》,没顶画廊《遏制热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