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美,在于希望与勃发;研之意,在于学习与提升。在春暖花开,春景如画的三月,我校开展了“‘聚焦单元整体,优化单课教学’之有效教学”的系列主题研讨活动。3月16日,二小全体数学教师在六年级三班聆听了由罗娟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能装下吗》
《能装下吗》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学习了圆柱体的体积之后的一节“解决问题”的教学,这一内容是圆柱体积计算在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通过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掌握转化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中体会转化、迁移的数学思想。
罗老师根据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在润物细无声的闲聊中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引导学生复习了圆柱体积计算的两个公式(V=πr²h,V=Sh),然后由“体积”迁移到“容积”,巧妙地过渡,为本节课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工作。在探究新知的环节,罗老师设计了开放性的例题很有创意,她没有完整地出示例题中的数据,而是让学生分析例题,首先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那些数据,这样的处理不仅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而且打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起解决体积或容积问
罗老师课堂最大的亮点是 “互助互学”的学习方式落得实,落得细,落得小。学生是真帮助,真学习。他们在“互助互学”中忙得不亦乐乎:时而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时而奋笔疾书,快速作答;时而热烈讨论,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要找老师评理;时而互帮互学,一方竭尽全力指导,一方潜心学习,虚心请教……学习就这样真实的发生了。孩子们学习热情被点燃了,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没有丝毫的懈怠,真正当起了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的学习快乐有效。整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有效学习吗?
课后,吴主任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研讨。首先,罗娟老师对她的这节课做了简短的说课,重点分享了她采用“互助互学”学习方式的初心:围绕“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服务,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的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他们“好胜”、“喜欢给别人当老师”的天性,采用“兵教兵”、“兵强兵”的模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接着,教导处吴慧灵主任对这节课从教师的课程教学到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她充分肯定了罗老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对这节课的精心设计,特别是罗老师及时有效的评价处处流露出教师的真情实感,如“你们组太了不起啦,在那么多老师跟前还敢大胆交流,要是我都吓得不敢说话了。”(其他小组讨论更加激烈了,评价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样的评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吴主任高度评价了本节课“互助互学”的学习方式,这样高效的学习方式在中高段是值得提倡的,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学困生比较多,学习积极性又不高的大班额情况下,单靠教师确实很难提高教学效果,罗老师这种“互助互学”学习方式确实值得借鉴。当然,这也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学习,长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习惯和方法,循序先进地实践,“死搬硬套”的拿来主义注定是“东施效颦”。最后,吴主任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将口语化课堂语言尽可能数学化;二是习题设计要有梯度。
随后省教学能手姜秀菊校长针对这节课也做出了她独到的评价:一是罗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驾驭学生能力强。教学理念新、教学方式多样。二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优等生带动学困生的作用。三是教师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四是整节课有完整的评价体系,且评价有后续性。五是体现新课标的“一致性”,课程内容的一致性,知道底面积、半径、直径、周长求体积,体积和容积算法的的一致性。整节课语言评价和积分评价的一致性。探讨之处一是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怎样体现?二是教师数学语言怎样做到精准?
县教学能手田厚友老师也分享了她的听课心得:她认为罗老师的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材例题的呈现方式非常巧妙,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互相转化,沟通了面积、体积的联系,践行了大单元教学的理念。
刘承惠老师、余有印老师、白小菊等老师针对“互助互学”的学习方式中如何激励优等生发挥余热、如何培养学生的帮学习惯、如何激发小组间的比学意识以及如何分组等问题与罗老师进行交流,罗老师一一做了分享,从大家满满的研修手册上可以看出收获多多。
罗老师的课堂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她心中不仅装着教材,更装着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大胆放手,学生才能绽放更多的美好。好的课总是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要以本次研修为契机,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打开我们的课堂,让学生不再“苦学”,教师不再“苦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幸福的教学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