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藤县第五小学开展2023年“国培计划”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返岗汇报讲座

时新
阅读 32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习是一种幸福,分享是一种快乐。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扩大教师外出学习的辐射效应,提高培训成效,搭建分享、交流、学习的平台。2023年11月13日下午,藤县第五小学面向全校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顺利开展了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思政一体   德法兼修共育人——新课程、新课标、新课堂”返岗汇报研讨活动法治课的讲座,由我校思政课的骨干教师肖伟献老师进行汇报。

  外出学习是收获,返岗交流是升华。肖伟献老师以“思政一体  德法兼修共育人——新课程、新课标、新课堂”为主题开展讲座。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汇报与分享。一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解读;二是“五育并举”的教学方式;三是如何开展学科融合教学。

  首先新课标解读部分肖老师强调了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课程,不是相关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对相关内容的整合。课程的理念: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二要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三要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 四要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五要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

  然后在“五育并举”的教学方式部分强调的有以下几点:第一点“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假设”。它预设人的成长发展,不仅是全面发展,更是融合发展。第二点“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实践”。“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的前提下提出的。“五育”并举强调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是对教育的整体性或完整性的倡导,“五育融合”则着重于实践方式或落实方式,致力于在贯通融合中实现“五育”并举。第三点“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理念”。如果只是将“五育融合”作为一种实践方式、路径或策略来看待,依然低估了它的特殊价值。“五育融合”的提出,还蕴含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或育人理念,即“融合理念”,它与“融合实践”一样,直指以往制约育人质量提升的主要瓶颈和难题之一:各育之间的相互割裂、对立甚至相互矛盾。它带来的不是相互分离、割裂的德育论、智育论、体育论、美育论和劳育论,而是“五育融合论”。第四点“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思维”。从根本上讲,它是一种系统思维,包含了“有机关联式思维”“整体融通式思维”“综合渗透式思维”等。第五点“五育融合”是一种“育人挑战”。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挑战意味着今后的学习,不仅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人机交互式学习,也是“五育融合式”学习,形成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学习兴趣、意识、方法、能力与习惯;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挑战带来的是新要求:要有“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既要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的“五育效应”,也要善于融合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确实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

  最后如何开展学科融合部分则是强调了两个导向: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 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及法治、 国家安全等教育内容。二是坚持素养导向,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统筹校内外教育 教学资源,将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育人实践活动。的确如此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程发展。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最后,韦晓夏主任对本次的讲座进行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讲座培训,能有效发挥教师外出学习的实效性和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一人受益,全员共提高的效果。

  从“走出去”到“带回来”,一去一来之间发挥着外出学习的最大效益。通过外出培训交流,以点带面,真正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藤县第五小学全体教师定能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图片来源:杨伟钦

编辑:潘寿梅   张金凤

审核:肖伟献

签发:陈良勇

阅读 32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