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文化苦旅》

太谷劳技校
编辑于07-29
阅读 1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次较长的节假日里,我们相约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绝大部分的文字都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许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书中描绘了莫高窟、都江堰、三峡、庐山等多处名胜古迹,作者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视角,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沧桑变迁。

在书中,作者对具体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在点明某地之后,就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郁而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进入直抒式的咏叹,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力求先声夺人。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复严厉拷问历史,其中,出现了很多悲剧事物和悲剧人物,却很少提及他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反思,很少让人感受到其自身心灵世界的隐秘。也许是当代历史过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梦》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外国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闹的城市中吗?类似这样的议论,在书中还有一些。这不禁让人疑心,余秋雨在发表议论时,有时提出的简单问题反而把情况弄得复杂。

合上书本时,我们感觉自己也经历了八千里路云和月。那铺天盖地温和的阳光清洗了身上的浮尘,快乐因子在体内轻盈跳跃着。漂泊旅程,莽苍大地,行过之后,是苦涩的回味;走走停停,华发早生,苦到极致,是甜美得升华——

三、精彩语句摘录

 

1.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2.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3.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个人收获

 

通过阅读《文化苦旅》,我不仅领略了中国的壮丽山河和悠久历史文化,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也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提高了我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关注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努力为保护和弘扬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化苦旅》的主题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化的探寻和反思,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作者在书中揭示了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兴衰荣辱,以及文化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和价值,它能够超越时空,给人以精神的滋养和启迪。这个暑假,也许我们未去旅行,但是我们的心灵在远方……

阅读 1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