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着冬日阳光的温暖,沸腾着教学研讨的喜悦。根据县委、县政府“强师提质”指示要求以及县教体局《关于做好 2023 年度秋季学期全县“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的通知》(广教体字[2023]233号)安排。为了充分发挥曾海红名师工作室在中小学语文学科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全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均衡发展,2023年11月9日由广昌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办,广昌县旴源学校、广昌县初中语文曾海红名师工作室共同承办的2023年度第十七次“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如期在广昌县旴源学校举行。
县教体局局党委委员刘梅才委员、县教研室主任刘小毛、县小学数学教研员李锦龙、广昌县初中语文曾海红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全县各学校初中语文老师共计30余人参与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内容分以下四步进行:听取广昌县初中语文曾海红名师工作室学术讲座一堂;观摩工作室示范课1节、承办学校教学研讨课1节;座谈交流和研讨活动;县教体局领导讲话。
课堂展示 示范课

曾海红名师工作室成员唐伟老师执教了一堂八年级上册语文《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写作教学示范课。
唐老师通过情境导入,说他的朋友对我们远销国内外的荷叶茶的原材料感兴趣,让同学们写一篇说明文介绍荷叶,他要寄给远方的朋友切入本节课的主题。为了将荷叶的特征写清楚,唐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新鲜荷叶和干荷叶,并给同学们发放了实践性作业单,运用五步循环探究法进行教学。
第一步:明确任务。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准确概括荷叶特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按照说明顺序写出荷叶特征。第二步:尝试表达。首先尝试发现,通过观察荷叶实物和相关图片,找出荷叶的形态特征。第三步:学习方案。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主持小组活动。第四步:实践探究。看一看,找出特征;说一说,写明特征;写一写,写明特征;评一评,小组分享;改一改,升格习作;推一推,传神写照。第五步:成果展示,收获分享,投屏优秀佳作,师生共同分享。
整堂课下来,学生们在唐老师的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兴趣盎然、循环探究,对身边熟悉的荷叶渐渐打开了写作思路,领悟了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真谛,真真正正地做学习的主人。
课堂展示 研讨课

第二堂课,旴源学校的杨娟老师也将五步探究法运用于课堂。执教了一堂《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杨老师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同学们推销自己的文具盒。
第一步:明确任务。上课一开始,杨娟老师展示了两则谜语让同学们猜谜底,其中一则谜语给出了多个谜底,一则谜语则异口同声地给出了同一种答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重要性。
第二步:尝试表达。杨老师播放苏州园林短视频介绍,让同学们小组交流这段介绍性的文字用了几种说明方法,接着学生组内交流并展示汇报,进一步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同时,要学会运用写作技巧。接着通过课件展示两个不同文具盒,让学生作为销售员进行广告宣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最后老师在每个小组的课桌上放置了一个文具盒,让各位同学写出这个文具盒的卖点,感悟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价值。。通过步步蓄势,学生表达出文具盒的外形特征和功用、价值等方面的特征。
第三步:完善方案。学生熟悉实践性作业单,明确实践性步骤与要求。第四步:实践探究。学生根据学习方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看一看,找出笔袋特征;说一说,交流写法,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将笔袋特征说清楚;写一写,习作练笔,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出事物特征;评一评,小组分享,组内轮流分享,评价习作,圈点勾画出不足之处;推一推,推出优秀作品。通过步步蓄势,学生表达出文具盒的外形特征和功用、价值等方面的特征。
第五步:成果展示。投屏出优秀作品,学生自读,自评,师生一起总结出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让学生收获成果的喜悦。
杨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了丰富的引导语言,常常通过“谁还发现了别的说明方法吗?”“你介绍的文具盒我不是特别了解他的构造,我买给三年级小朋友用的,请问合适吗?”“还有谁来卖文具盒?大胆介绍。”等语言,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敢表达,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写作核心素养。学生们整堂课积极性非常高,各个踊跃发言,与老师互动,教学效果良好。
名师讲座

曾名师的讲座聚焦“语文作文实践性教学探索”,以《践之、知之、乐之》为题,结合具体的案例,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首先,曾名师阐述了作文实践性教学的内涵及探索的意义;接着,曾老师分享交流了有关作文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是创设或唤起真实的写作情境,二是写作内容生活化,三是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对于写作过程的指导,曾名师高度评价了广昌县教研室研发的实践性作业单,认为它非常有实用价值。实践性作业单,分为五个步骤:一、明确任务;二、尝试练习;三、完善方案;四、实践探究;五、成果展示。
接着,曾名师向老师们分享了其工作室探索出的有关作文实践性教学的两个循环,它结合了语文写作课的特点,将教研室打造的实践性作业单改造成由易到难梯级螺旋式上升的写作训练,并且在说的过程中将各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融入其中。写前有口头交流,写中有抓手支持,写完有滚动批改和自我升格,课外实践写作任务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表达空间,每一步环环相扣,而且循序渐进。
教学研讨 聚焦实践

课后,在教研室刘小毛主任的主持下,听课老师借助《广昌县“名师带学科”教研活动观课议课记录表》开展有效研讨,在大家的思维交流、碰撞、争辩后,各小组汇报了研讨结果。
第一小组成员认为,唐老师的课堂以文旅产品为切入点,设置了介绍荷叶的生活化情境,将课堂与生活打通,具有现实意义;杨娟老师紧密结合课本,利用书本中心句明确要点;教学思路清晰,语言干脆利落,教态落落大方。
第二组聚焦课堂的实践性,比如唐老师课堂的看一看环节中,学生通过看荷叶,摸荷叶、撕荷叶、闻荷叶,亲身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五官;说一说中,学生具体介绍了荷叶的特征,完成了思维导图,从写作到修改,马上反馈,组员能看到组内各个成员的作品,每一轮滚动的关注点都不一样。总的来说,写作课如何实践呢?由看到说再到写,最后修改。
第三组发言中谈到:两位执教老师都能以“五步循环探究法”为指挥棒来设计教学环节,学生从勇于表达到善于表达再到乐于表达,最终实现创造性表达;在评改环节,唐老师还给学生提供了评价标准,让学生能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去完善作品;杨老师引导学生以推销员的身份完成实践性作业单,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第四组在发言中提到:唐老师采用的是“先学后教”的方式,没有生硬地将“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的知识点教给学生;而杨老师的教学过程完整,采用的是“先教后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同时,他们也指出了两位老师教学过程中可以改进的地方,即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表达和思考,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些。
领导讲话 指引实践

研讨结束后,由广昌县旴源学校陈霖校长致欢迎辞。陈霖校长热烈欢迎各位教师来到旴源学校参加活动,感谢执教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及教体局、曾海红名师工作室的大力支持。他表示要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在学科领域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并倡议大家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并“学而时习之”,让实践课堂遍地开花。
接着,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刘梅才讲话。首先,刘委员对旴源学校给“名师带学科”活动提供的大力支持及曾海红名师工作室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谢。接着,对我县举办“名师带学科”活动几个目的进行阐明,一是让名师理念更加成熟,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更加精进,不仅要成为全县名师,更要争当省市名师。二是要培养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通过示范课和研讨课的教学,各位老师可以在磨课、评课中,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三是给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提供学习平台,年轻教师通过积极参加活动,体验名师风采,学习教育理念。他认为,在"双减"教育改革新形势下让学生学习减量不减质,要契合"新课标"要求,开展实践教学,打造时间教学课堂,将“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他希望各位老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要珍惜每次学习机会,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积极实践,把理念带回课堂,让名师理念生根发芽。
县中小学教研员李锦龙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安排了两项任务:
1、在本次活动结束后,所有参会老师参与网上教学研讨,说说自己观点;
2、回校后,要积极传播名师理念,分享自己的心得,
开展校本教研,自己执教一次。
县教研室刘小毛主任做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实践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要改变育人方式,强化实践育人,我们要做到以下五点:
1.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2.依据学习任务,教师设计学习问题,学生尝试学习,暴露“最近发展区”。3.师生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实践活动提供指南。4.教师掌控学习进度和秩序,适时提示学习内容;学生开展学科实践,成为学习的主人。5.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师生共同评价,针对共性问题或突出疑惑进行“后教”,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活动最后,县教体局领导为本次教研活动执教老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教研活动结束后,参与教研的各位老师也在名师工作室网站上进行了线上评课议课。
冬日共研,促开一朵梅香,追梦心里,沉醉一路芬芳。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历练,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先学后教,实践性课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能真正地根据学习目标合作地学、自主地学,探究式地学,在老师的指点下,跳一跳能摘到学习成果的“桃子”!
撰稿:徐丹丹
初审:赖良辉
复审:谢暾辉
终审:陈 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