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爱的人

lemon
创建于2023-11-13
阅读 2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2年11月14日,周一,原本是一个寻常的日子。居住在榆阳区金沙路街道福利路社区泰和家园小区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准备坐上早班的公交、发动起地库的轿车、穿戴好电动车防护设备,走向学校、厂矿、门市,开启忙碌的一天时,突然收到小区和单元微信群里发布的限时进行核酸采集的紧急通知。几乎同时,家有学生的居民也接到了学校的停课通知,经营餐饮的店主也被告知暂停堂食,榆阳区划定首批四个高风险区的通告新闻也席卷而来……

      因此而迅速调整生活和工作节奏的人群里,当然就有我们这些泰和家园小区五级五长和下沉干部们的身影。和居民们不同的是,我们前一天晚上就看到社区干部在“五级五长、下沉干部”微信群里发布的预计凌晨开展核酸检测的通知。我们有的应所在单位通知,立即脱岗下沉到所在社区;有的积极响应社区安排,自愿加入到各项工作中来;有的因故暂时无法到岗,由别的同志踊跃接替。我们有人负责在小区内外和核酸检测点附近劝导行人不聚集、戴口罩、非必要不外出;有人在核酸检测点配合医护人员核对采样信息;有人负责维护排队秩序,时刻提醒大家保持距离;有人敲门或电话督促居民尽快完成核酸采集。

      然而,这些疫情期间的日常工作或应急演练时的规定动作虽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却不同程度地被新闻通告中“榆林中心城区可能会采取一定的临时管控措施”和不断新增高风险区的信息所打乱。小区门口的恒生超市很快就迎来一批又一批抢购物资的居民。劝导人员压力陡增,但必须逆行而上,全力维护秩序、力争劝返防聚。而提升核酸检测的比例,于今天来说更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完成各项任务后,我们顾不得为自家采购物资,回家休息片刻后,又接到第二天凌晨开展核酸检测和值守小区某单元的任务安排。这时我们才陆续观察到小区某单元楼下围拢着大批身着防护服的人员……随着救护车的驶入和驶离,居民们紧张起来,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凌晨的核酸检测队伍里,前后人员的距离大都在两米开外。

      11月15日,泰和家园某单元被列为高风险区。社区干部安排部分人员轮班配合公安民警日夜值守。同时,核酸检测点也安排人员倒班工作。我们中间,有的是夫妻,丈夫值守完就回家照看孩子,妻子则抽身去核酸点工作;有的人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做不了复杂的工作,就自告奋勇去替换生病的同志巡逻值守。

      11月17日,榆阳区又新增高风险区25个。泰和家园所在的金沙路街道和相邻的驼峰路街道疫情防控形势极为严峻。我们有位同志发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精神,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他凌晨值守完高风险区,一大早又和社区干部出现在超市的货架前,为高风险区的居民采购生活必需品。当看到两名社区女干部已经没日没夜工作了好多天,看到楼上居民隔着玻璃窗焦虑又期待的眼神,他主动提出将米面油等物资送到高风险区居民的家门口。社区干部则精心辅助他做好防护措施,叮咛嘱咐注意事项。他扛着米面、拎着盛满油盐酱醋的购物袋,隔着水汽打湿的眼镜和防护面屏,呼着粗气,把酒精喷向那些曾经如此熟悉现在却避之不及的电梯按钮、门把手,上上下下好几趟才把物资配送完。之后他按相关要求进行居家隔离,经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无异常后,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来。

    

      11月18日,下午三点前后,社区干部通知晚上6点开始上门入户进行核酸采集。我们踊跃报名参与。原计划是将小区的四栋楼分为四组,每组一名医护人员,搭配两人负责敲门和扫码。但由于当前医护人员紧缺,只能由已到位的两名医护人员连续完成所有采集工作。看到医护人员疲惫的身影,看到社区干部和我们憔悴的面容,居民们耐心地等待着、配合着,没有了抱怨。晚上十一点左右,核酸采集工作全部结束。等我们陆续回家休息,社区干部才开始了剩余的繁重工作,清点、统计、转运,紧接着要为明天以后的工作准备相关物资,最后还要收拾整理那间拥挤局促的彩钢房——那个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 

      

      11月21日,早晨,继续开展上门入户核酸采集工作。今日公布新增44个高风险区,总数增至153个。居民紧急外出就医和日常慢性病购药、自来水和天然气费用缴纳、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生活物资采购等问题急需建立台账并妥善解决。社区干部组织大家在微信工作群里集中讨论后,决定针对药品需求建立专门台账,积极对接相关机构解决;向全体居民告知保障紧急外出就医的司机联系方式;派出两名同志外出为居民集中购买天然气。这些工作中,天然气购买看似寻常,但在特殊时期,却要用心摸排统计,耐心沟通对接,精心组织实施,尤其要时刻为群众着想。有的居民急于多购燃气却不知道已经触发了第二或第三阶梯价,经过解释说明后,居民同意先少量购买应急。从中午12点开始统计到晚8点将燃气卡消毒分发入户完毕,这两名同志当天共为53户居民购气7000余方,做到了防护无漏洞、需求都满足、金额零差错。

      11月22日,社区干部凌晨四点通知早7点开始上门入户核酸采集工作。有的同志因家中有孩子上网课来不了,其他同志积极报名接替。任务完成后,我们在微信群里讨论如何又快又好地为小区居民配送物资时,才意识到自家也有采购的需求。这时,居民群里越来越多人踊跃报名参与物资配送工作。有人说之前均未外出又年轻力壮,有人说疫苗接种完全且独自在家……经社区认真研判后筛选出几人辅助我们配送物资。

     

     11月23日至25日,在社区干部的统筹安排下,我们有的负责给居民配送物资,有的负责接收各个学校转运回家的学生,有的负责摸排统计特殊困难户需求并着力解决。社区干部和我们耐心向居民解释目前的防疫政策和管控措施,提倡大家足不出户,在确保防护到位的前提下,做到上门服务,打通特殊时期保障民生的最后一米。大家看到几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微信群里道一句辛苦、报一声平安,就越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很晚的时候,市联防办发文从25日起全面发起攻坚行动,力争29日前实现社会面清零。作为攻坚行动的一份子,大家都觉得很振奋,有信心也有决心实现这个既定目标。 11月26日,又是一次上门入户核酸采集工作。这次的核酸采集对象更加精准有针对性,也预示着疫情蔓延的态势得到初步遏制。连日来,居民们的防护意识也大为增强,有的把核酸码打印好贴门口,有的用透明塑料布隔离门框,有的在我们来的前后,多次消菌杀毒。我们看到已返家的学生接受单人单管核酸采集时,焦虑不安,家人们也神色紧张,就用多一句的问候、多一分的关心,来缓解他们的情绪。虽然大家都戴着口罩,但还能从眼神里传递笑意。这笑意便是人世间最好的“消毒剂”。

     

      11月27日,周日。“五级五长、下沉干部”的微信群里很安静。但在我们每名楼层长的单元微信群里,有的居民在报送需求,有的居民在嘘寒问暖。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在小区居民的微信群里,有人在分享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的新闻,有人在询问近期核酸检测安排,还有更多人在戳破一个个网络传播的谣言。突然,社区干部在微信工作群里号召大家参与分发小区开发商为全体居民免费赠送的蔬菜包。在一阵子紧张、有序、防护措施完备的“紧急”任务后,我们看到小区居民在微信群里刷屏的感谢辞,他们感谢政府和社区、感谢志愿者、感谢爱心企业和物业公司,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淳朴的居民们不一定知道什么是“五级五长、下沉干部”,但他们认得核酸检测点彩钢房上那面高高飘扬的党旗,认得那个黑夜或凌晨,雨雪或风里不时亮起微光的我们那个“家”,认得有一群熟悉的人聚集在那里,有的是他们的儿女、亲戚,有的是他们的邻里和街坊。但等我们穿好防护服,三三两两散开来,就只有高低胖瘦的区别,再也认不出谁是谁了。居民们统称我们为“大白”,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

      但我们分明觉得这些普通的居民,这些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才是最可爱的人。如果我们也有幸“可爱”,那只是因为我们是他们中的一员。正是有感于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批评和监督,牺牲和奉献,团结和友善,党员干部们才更要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携手拼得国泰民安,赢来春和景明。

      当晚20时起,榆阳区调整高风险区,新增16个,调降25个。其中泰和家园的高风险区单元已降为低风险区。

      11月28日,凌晨刚过,社区干部已将第二天的工作事项发布在了微信工作群。我们陆续回复收到,断断续续一直到天亮。

阅读 2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