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体现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统一,它的社会功能随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而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必须与时俱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上一次课标发布是在2011年,每一次更新都决定了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所有学生、老师和家长来说,这都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学与测试的原则与发展方向。
那么新旧课标对照具体都有哪些大的变化呢?总体上看,在新课标学科课时设定上,英语课时的占比为6-8%,与道德与法治并列,在所有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课时减少显明。从一些重要细节和数据来看,还有以下变化。
1.词汇量增加
2011年版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量为1600个,而2023版新课标最高级别的词汇量是2000个。多出来的这400个词汇,就是出现新课标的最高级别﹣-"三级+"。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按照三个基本级别提出具体要求,对各"级别+"的内容用"+"标识,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词汇指语言中所有单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学习不只是记忆单词的音、形、义,还要学习一定的构词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语篇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活动,理解和表达与各种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
可以看出,新版义教课标的分级体系对2011年版义教课标进行了优化,修订后的分级体系适切性和灵活性都更强。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和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学习中外名胜古迹的相关知识和游览体验;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传统节日,丰富文化体验;了解家乡和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对未来的畅想;丰富人文艺术领域的知识,如中外影视、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中的文化价值,学习优秀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成就等,同时还关注科学发展,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发展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主题的选择为学生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体验异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范围,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比如新增的部分重要节日名称、中国文化专有名词等。
2.阅读写作要求增多
在阅读这一项,旧课标的要求是7个,而新课标将阅读和听力放在一起,普通要求是13个。同时,增加了三个"+号"考察细分项,分别是(括号内注解仅代表个人理解):
A .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形的逻辑关系(抓住关联词理解与文本线索分析)
B .根据重复、解释和停顿,理解话语意思(关注特定语境中的修辞及写作方法变化推测语义和表达意图)
C .理解非文字资源表达的意义(注意以多模态语篇培养学生基于观察的对比分析联系归纳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以前学生做阅读理解题,即使读不懂文本意思,也能够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线索,来找到纸面上显性的答案。以后这种套路化应试技巧会越来越失灵,只有深入读懂了文章结构、内容,在结合语境对比分析归纳等有意义的思维活动参与后,才能真正拿到最难题目的分数。经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之后的考试命题方式与难易度上限有了明显提高。
语篇承载主题和内容(王蔷)。以语篇为载体实施语言教学,为破解长期以来英语课程中以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的碎片化低效教学问题提供了方案。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新的知识要求。学生只有学习和掌握了语篇知识,才能更有效地运用语篇知识开展阅读理解,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3.从考察知识到考察能力
除了研读新课标原文,我也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的专题讲座,聆听新课标解读。程教授讲座结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他说英语教学应该从学习英语知识转向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基于对程教授指导的认识,我觉得在今后听力能力训练教学中,我们应以日常对话的口语语篇为载体,从训练学生能否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单对话开始,重点围绕获取、记录和归纳特定信息或者关键信息能力,引导学生抓住要点,围绕听力文本主题运用所学语言通过观察、听、看、联想、对比分析等方式,来推断听力语境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在近期的学习中,我对王蔷教授的观点感触颇深,特别是她指出: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必然是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意义探究为目的展开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获取和加工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在提高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加深对语篇结构和主题意义深层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理解文化意涵、提升思维品质、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目的,这才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2011版课标重点在于如何教英语,2023版新课标进一步阐述了如何用英语做教育。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从双减再到新课标,国内的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都在朝着"真实课堂"的思路在转变。真语境,真问题,让思维发展、知识学习理解与应用、情感与价值引领融为一起,构建有生命与活力的课堂,这是我们未来应关注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努力方向。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关键在教师。
新课标,新思维,新教学,新征程,让我们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