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漫步在橘林里。黄澄澄的橘子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诱人。微风轻拂,阵阵橘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走走走,组个“橘”。摘橘子去咯。
秋到台州橘满园
黛瓦青砖橘满枝
成熟的橘子
如繁星点缀于千沟万壑之中
乡村的胜景
描绘出涌泉秋日美好的画卷
我们此次研学之行地点便为涌泉,师生们一同体验了采摘蜜橘的乐趣,品尝了食饼筒的美味,更在诗与远方中领略了橘之内涵与传统文化之精义。
摘一蜜橘细品,香甜可口的味道直击心灵。
在采摘橘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自觉地好奇,浙江台州橘子的来历是什么?橘子的象征意蕴以及文化寓意又是什么?
“只须霜一颗,压尽橘千奴”, 原来,橘对气候冷暖变化非常敏感,而宋元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气候寒冷期,因此南宋时浙江的柑橘主产地由此前的南北皆有转移到了南部较温暖的温州、台州等地。
在浙江做官的韩彦直正是在此种橘乡氛围中,写下了世界最早的柑橘专著《永嘉橘录》。
步于宁静乡村找寻诗意,一首首与橘子相关的诗歌在耳边回荡,如同清泉流淌。从《橘颂》中的“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到杜甫的“香闻锦砌花,色到金圆树”,能够读出橘子两大象征意蕴。
其一,忠贞不渝、坚忍不拔。《橘颂》将橘的特性赋予美好的品格:橘“绿叶素荣”“精色内白”“纷缊宜修”的美丽外表下,包含着“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高尚品性,即使在“曾枝剡棘”的恶劣环境下,依然“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实为良师益友。①
其二,奢侈享乐、变节移志。但橘并不完全象征着高风亮节。许多文人以食橘影射奢侈生活,主要是缘于“南橘北枳”的自然特性。杜甫有云:“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② 讽刺了富人以蜜橘待客,而穷人却饥寒而死这一现象。缘于“南橘北枳”,在南唐诗人徐铉眼里,橘也是变节的象征。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橘子被赋予了许多吉祥、幸福和美满的文化寓意。
因其外形圆润饱满,色泽鲜艳,故常常被视为财运和富贵的象征。在重大节日中,人们常常将橘子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寓意着祝福他们平安、幸福和美满。
在品尝涌泉蜜橘的同时,我们也在品味着千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不禁想起选修课中《论语》、《道德经》、《易经》以及寒山诗中与橘子有关的哲理。
《论语》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③的思想,这与橘子温和、和谐的形象相呼应,橘子的味道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人们对自然、本真的思考和追求。
《道德经》中的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可与橘的自然生长过程相联系。橘由水而生,其生长顺应自然规律,不需人为过多干预,便能自然结果,正如天下万物按自然方式与各自本性,实现自已充实一生,深含无为、回归本真的思想。
橘子的生长需要经过四季更替,这体现了 《易经》中“阴阳调和”的思想。橘子秋季成熟,此时正是金秋时节,五行属金,而金在《易经》中被视为“从革”之物,有变革、更新之象,这与橘子的生长过程和属性相契合。 对于不利的卦象,《易经》提醒人们要提高警觉,保持坚贞不屈的气节以及不屈不挠的意志,方能克服艰难万阻,与橘所象征的特点“忠贞不渝、坚忍不拔”一致。
寒山在诗中写道:“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④ 抒发了对年深日久的岁月和云合雾聚的自然现象深深的感慨,表达其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不恋世俗,富有与橘相似的追求本真的品质。
择一佳期,相约橘山。寻找自我,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①段文琦.论中国古典诗词中橘的文学书写[J].新乡学院学报,2019,36(10):35-38.
②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③(春秋)孔子著,杨伯峻,杨逢彬注译等.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2018.
④释寒山.寒山子诗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