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岸边的一颗明珠

——晋宁小渔村小记

逍野
创建于2023-11-13
阅读 25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有个世代以渔业为生的古村落,名为“小渔村”,是滇池岸边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自然村落。这里曾经污水横流、建设无序、环境脏乱,随着近几年滇池沿岸违建整治,当地政府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田间地头空间肌理,小渔村就像一只小丑鸭逆袭成白天鹅一样,现已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也是一张靓丽的乡村旅游名片,引来省内外的新闻媒体争相予以报道。

       小渔村到底有多美?美景之外还有什么魅力?作为在昆明度假的外地人,我颇感好奇,并充满期待。说来也巧,我们游玩建水古城返昆不久,遇上小渔村即将举办“渔夫文化节”,8月5日开幕,这天刚好是周末,显然是组织者的有意安排。儿子儿媳事先得知这一消息,预定好了行程,带着我和夫人去现场亲身感受渔乡文化。

       小渔村距昆明市区40余公里,驱车不到一个小时。从网上搜到的全景照片看,小渔村坐落于滇池东南岸边,一面依山,三面环水,植被茂密,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岛状村落。车进入村口,高低错落的乡野民居、星罗棋布的湿地景观、环绕村庄的肥美水草等构成的渔村风貌在车窗前徐徐铺展开来。下车后,儿子两口子带着小孙女去落实预订的帐篷,让我和夫人到村里转转。村子面积并不大,步道为不规则的石块铺就,很平整干净,道旁绿树成荫,黄金菊和格桑花盛开。我们沿步道围绕民居转。几十户民居散状分布,建筑形态基本一致,外墙呈赭黄色,泥土混合螺蛳筑墙,用钢架加竹格栅方法,以线条勾勒的形式呈现传统建筑轮廓。横竖交错的竹格栅完美地修饰了钢筋混凝土的生硬构造,为村庄风貌增加了色彩与生机。与城里人家不同,这里家家户户都建有自家庭院,种植瓜果、蔬菜、花草,散发着田园的清香。有些民居依水而建,倒影在水里,和着蓝天白云、树木花草在水中荡漾,真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有点江南韵味。

       村子的空地上,分布着许多竹编景观,如鱼笼、鱼篓、花瓶、长廊、门栏等,还有村中的小亭子、螺蛳壳艺术墙、石磨、渔船、码头等实景,通过步道串联起来。这些独特的物象很好地诠释了渔村文化,既具有观赏价值,也践行了绿色环保理念。

       漫步到村舍的外围,湿地良田环绕。湖水清澈,波光粼粼,不时有小鸟掠过水面又飞上树梢;岸边躺着一艘布景小船,青翠的柳树和水杉在周围点缀,美人蕉也附庸风雅,“绛唇翠袖舞东风”。好一个“渔舟唱晚”啊!

       离村舍不远有个绿地广场,范围比较大。在广场舞台的背面有个荷塘,记得孙女会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带她去体会一下诗中的意境。站在岸边望去,出水的荷叶就像舞女的裙随风摆动,朵朵荷花像超凡脱尘的仙子,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有的盛开怒放,有的含苞羞涩,红的、粉的、黄的、白的,娇艳欲滴、婀娜多姿,可爱极了!很遗憾,没有见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紧邻荷塘是一块旱地,长满了向日葵,一排排整齐的花杆笔直挺立,如一个个守卫的战士,金黄色的花朵面向骄阳,像在田野撒欢、满脸微笑的小孙女,充满着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给人温暖。

        转了一圈发现,小渔村的美是有层次的。古朴民居、村间竹编、渔船码头、湿地农田、绿树繁花…..相互映衬,层次分明,别有意境,让人流连忘返。我似乎看到了诗人海子所向往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生活。

       小渔村的美不仅有层次,而且也是鲜活的。在滇池沿岸环境整治提升的大背景下,小渔村顺势打起“文旅融合”牌,依托生态优势和古渔业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旅游。小渔村虽然不大,但有户外露营、稻草人公园、小渔村大食堂、小渔村咖啡厅、水上餐厅、艺术创作空间等旅游新业态,让游客感受古滇文化、体验帐篷烧烤、欣赏时尚演出、品味农家饭菜。这是不是美景之外、吸引游客的魅力呢?

        今天是“渔夫文化节”开幕日,有许多特色文化活动集中在绿地广场举行。广场正对荷塘一线两端分别是游客服务中心和演出舞台。广场周边搭建有许多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帐篷,在篷内有的三、五人围坐一起喝茶聊天,有的在示范老师指导下体验民间扎染,还有的在体验插花,小孩子喜欢看老艺人表演糖画艺术,当然目的是要吃掉它。这些文创手工项目自然是我孙女喜闻乐见的。我没说错,不知何时孙女手里就多了一个花篮,篮子是硬纸做的,篮中有几朵新鲜的荷花,有渔村的特色。孙女说是服务员阿姨帮她做的。机会难得,还有扎染一定是要体验的,我跟着观察拍照。只见孙女跟她妈妈合作,先将一块白布用线打绞成结后,在扎染师傅指导下,将布浸在蓝色颜料里,一会后取出染布解开绑线,染布上变有了花色,花样不同,变化自然。这恐怕是众多孩子喜欢尝试的重要原因。

       在广场中间有人在表演竹竿舞。这是少数民族的一种跳跃竞技体育活动,时常在旅游景区见到。这种活动由几个男女手持竹竿,跟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变换竹竿的方位,而跳竹竿的人,则需要准确地掌握每一次的落点,否则,脚就会被竹竿夹住。我节奏感不强,没有尝试,便鼓动夫人挑战一下。她经常跳舞,能踩着节奏,跳了两个回合,都顺利通关。

       舞台方向音乐响起,我们带着孙女来到舞台前的草地上坐了下来,等待文艺表演开始。既然是文化节开幕,文艺节目应该是不错的,我充满期待。哪知节目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较差。就是由请来的几个年轻演员和本村村民分别跳了几个舞蹈,虽然有点乡土气息,但感觉只是凑兴而已。演出刚结束,儿子来电话,要我们到滇池边赏景。傍晚时分,游客纷纷来到环滇生态廊道守候日落。刚才的演职人员也来到这里,似乎要继续演出。夕阳西下,水天相融,清风拂面,众人准备在余晖里进行一场落日祈福,期盼一年平安幸福。此情此景,用朱元璋的四句诗“举棹欲归江月上/挂帆已近暮霞边/汀芦处处飞萤火/照彻渔村饮不眠”来描绘是颇为恰切的!

       我们回到帐篷营地,开始烧烤、火锅。与餐馆、烧烤摊不同的是,这里实行自助式。据儿子讲,包含帐篷,人均消费200元,不限量。食材应有尽有,甜品、饮料、酒水,海鲜、鱼肉、时蔬,各取所需。我们饭量都不大,付出肯定难得相等回报的。我们并不在意,重要的是我们品味了小渔村的人间烟火。

       推杯换盏间,星星点点的灯光渐渐照亮了夜空,也点亮了小渔村的夜生活。绿地广场上的篝火已熊熊燃起,有关领导简短致辞后,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欢乐。 

       经过今天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我觉得渔村文化与时代特色在这里实现融合。我们既能在小渔村里感受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村居原生态,又可以体验诸多文创手工,欣赏时尚演出。我相信,注入时代动力的晋宁小渔村一定会不断描绘生态惠民的新画卷,这颗滇池岸边的明珠未来会更加璀璨夺目。

    

    

                             2023.11.13

阅读 2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