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启智慧   同行方致远———名校访学第二天

一一二一
创建于2023-11-13
阅读 33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同进于大道,共臻于大同。

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11月16日,市县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初中语文A0014-02班来到了长沙市雨花区南雅双语实验学校,开启了第二天的访学。

在学习开始之前,我们一起迎着朝阳参观了整个校园,整洁大气且极具艺术性的校园让老师们赞叹不已。

群英荟萃,示范引领

南雅双语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卢奇灿先生向访学团介绍了南雅实验学校,并对访学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我们一起观摩了杨馨然老师、李诗老师的研讨课,两位老师以扎实的语文功底与强有力的课堂驾驭能力为我们展现了独属于语文课堂的魅力。杨老师以读引领,循循善诱,带领着学生走进孟子,领悟了挫折乃人生垫脚石的道理。李老师创设情境,整合资源,让学生们都成了小小解说员,在学习说明方法、解说方法的同时也感悟了大国底蕴。

“聚焦项目式作文 探索教学新样态”,当日下午,2023年长沙市语文研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雨花区教科所所长曹谦为活动致辞。他指出,新的教育形式对我们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坚守学科特色,保持语文独有的韵味,引领学生进入到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之中。

活动中,袁淑萍老师的一堂《学写小传》让所有老师都眼前一亮。整堂课大胆尝试“项目式写作”,任务清晰明确,环环相扣,为学生提供了有效支架,引导孩子们边学边思。制定的评价量表让孩子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小传,更高效地提升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观摩研讨,且思且行

有评价才会有反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课后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大家集思广益,在研讨中交流,在学习中共享,在研究中提高,在互动中共进。

名师讲座,赋能成长

张艳红老师对示范课进行了评价总结,就“情境教学”为我们展开了指导,强调语文课堂的情境需要基于语言文字来创设。

彭海燕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命题实践与运用》的讲座,她从“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在命题中的实践与运用”“教学建议”三方面进行讲解。讲座中强调,命题应紧扣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标,要注重学科融合,要关注学生生活,要系统化设置项目,要多样化呈现信息,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水平。

  在下午的教研沙龙中,老师、专家们针对“项目式教学”展开了讨论。

        一堂好课的背后离不开整个团队的支持,袁淑萍老师和胡淼老师讲述了研讨课的探索历程。陈芳老师也分享了她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解并提出了她的困惑。

        对此刘敏教授也做出了相应的解答,指出“项目化学习”设计要抓六个维度: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全程评价,并再一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认识、学习了“项目化学习”。

 刘兵教授提出我们作为老师,在践行“项目化教学”时必须要做好的四件事:第一,设计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二,设计示例供学生学习;第三做好评价量表;第四,给予学生展示平台。随后又为我们解释了何为“系统化构建”。

学有所思,思有所悟

这一切的探索,其实都是为未来教育发展指引方向,同时,这些名师对于教育的研究探索也将带着我们将教学变得更加乐在其中,我们也要坚定方向,砥砺前行。

———刘  红

做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复杂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学生可操作的项目问题,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学生面对问题也许会迷茫,那么作为老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模仿的范例,我们可以如何去操作,为“怎么做”提供支架。那么做到什么程度呢?评价量表的制定就非常重要了。学生对标评价量表去进行操作,可以得出的项目产品,便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对项目产品进行优化。这也就体现了项目化学习的可持续性。

———贺  俏

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可遇不可求,需要我们教师苦修本领。我们在今后教学中创设与真实生活有“尽可能接近的相似关系和对应关系”的学习情境,类似于搭建一个“实习场”,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做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创设各种真实语言环境,拉近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书上的语文成为现实的生活,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现实途径,让语文教学“活了起来”。

———况倩倩

面对新理念,新要求,我感到教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功底,还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学生的了解。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长期的、细致的、反复的打磨和训练,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王  欢

在这几位老师的研讨课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充分设置了评价量表,学生在评价量表的提示下会反思“我的这个材料行不行?为什么”“他解说的好/不好?理由?”而学生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高阶思维和能力碰撞的过程,长此以往反复的能力培养!学生会架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不断完善! 

———钟  强

《梦回繁华》作为一篇文艺类随笔,同样的,老师在设计时要先考虑其文本本身的特性,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解说词而学习《梦回繁华》,而是通过学习《梦回繁华》而习得阅读这类文本的方法,获得文化自信、审美鉴赏等,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正如张艳红老师所说,我们要明白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什么?是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粟  婧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译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教师在重点地方的停顿或声调上的起优,既烘托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社会变化和实际生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一堂课上学生所学到的不应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要在课本上有生活上的外延,学习上的追求是有高度、深度的,书本上的知识必然要走入我们的生活里。

———彭小霞

感知:你从哪里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文章气势?骈句、排比句,形成一种天然的铺排之势。技巧:在体会到气势的基础上,运用一些朗读的技巧:声音由小到大,节奏由缓到急,帮助我们读出气势。共情:这还只停留在“术”的层面,真正要通过朗读感染别人,一定要和作者有情的共鸣。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怎么表达。就像一个人唱歌,有的人技巧很好,很好听,但有的人能感动人。

———徐景峰

《梦回繁华》一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说明文,而且与前面几篇不同,本篇是文艺类鉴赏类的散文,有很多专业术语,那么就要提供特别的支架,让学生能走进文本,能有不同的体验,能有更多的收获。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样的文章呢?编写者有意将标题修改,其实就是在降低学生阅读这类专业文艺散文的心理门槛。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有类似于读这类文本的需求,比如我们要读懂一幅画或参观博物馆中的宝物,走马观花式地看没什么意思,导游蜻蜓点水地说也收获不大,还是得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与专业鉴赏式的深度解读。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就有借助这一篇文读懂一类文的阅读方法与思维能力。

———梁  文

图片:季凡艺   熊唯一

文字:熊唯一

编辑:熊唯一

一审:贺    俏

二审:粟    婧

三审:张星星

阅读 33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