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锅糟羹一锅情,浓稠的糟羹是浓浓的血缘亲情。
一勺一勺黏黏的,黏的是柔情与眷恋。
台州人在十四夜吃的“咸羹”也叫“糟羹”,农村里又叫“糊头羹”,台州人自嘲为糊塌塌的羹,因为配料太多太杂。
羹看似简陋,但至简中存大道,这是古人深谙的,也是台州人深信的辩证哲学。羹所用食材无定品、不定数,时令蔬菜、山珍海味皆可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兼顾了台州山海相依的地貌特征,山区多用山珍,而海边则加入了蛤蜊等海味。
其制作方法看似简单随意,去取由心,却做到了诸物和融、诸味协美、美美与共,是最能体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食,参透了中国文化“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精髓。
《尔雅·释器》:“肉谓之羹,鱼谓之鮨。”这条释义重在辨析羹和鮨制作原料的差异。由此可见,古代羹的制作离不开肉,这也可以从《说文解字》中窥见端倪。
《说文解字》收了“羹”的四种不同写法并解释说:“五味和羹也。”意思是说,羹需要五味调和。其中一种写法便是我们现在写的“羹”字,“从羔,从美”。从羔,意为羹中有羊肉;从美,表明羹的味道鲜美。
《说文》收的四个形体都从“羔”,其中两个写法都包含“鬲”,即古代一种形似鼎的炊具。《释名·释饮食》:“羹,汪也,汁汪郎也。”“汁汪郎”指汁液较多。
“羹”的甲骨文是复体象形字。左上角是肉,小点表示汁液,右上角是匕(古代的一种取食器具,形状像汤勺),下面是器皿。这个构形充分表现了早期羹的原料和形态特点:以肉为原料,汁多可食用。
我们需区分“汤”与“羹”。上古时期 的 汤 只 是炊熟过程中的一种载体 ,并没有多少增 味功效。随着烹饪能力 的 提髙 ,“汤”从单纯 的 水 煮 载体逐渐演 变成液态食 品 这就 出 现 了 烹 饪意 义上 的“汤”, 古人称之为“羹”。“羹”是“汤”的远古名 称。
李渔《 闲情偶寄》 谷食第二这样考证 “汤 即 羹之别名 也 。 羹之为名 雅而近古 ;不曰羹而曰汤者虑人古雅其名 ,而即郑重其实 ,似专为 宴客 而设者”。 羹的烹制体现了烹饪手段的进步与升华。
羹的食用很普遍,古代不少文人墨客吃羹时触景生情,还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诗绝句。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吃羹后赋诗一首:“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这道羹从此有了一个很诗意的名字——玉糁羹,并成为一道流传至今的儋州美食。
羹后来也衍生出很多的别的意义,如“一杯羹”、“闭门羹”等,“闭门羹”语出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 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之后,人们就把“闭门羹”作为拒绝会见的代名词。
生活是永不停歇的轮回,一年一锅糟羹,一年一变的馅料,变的是生活的质量,不变的是血脉亲情。羹因需要不同食材和五味调和而具有了“和”这一深层文化意义。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即体现了这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