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用户17302409
创建于2023-11-13
阅读 21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传承美德,温暖在心

——静宁县城关小学二年三班“寒衣节”主题活动

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源自周朝,据《诗经》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也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就被移至十月朔日。

寒衣节的习俗主要表现在北方,有授衣和烧衣的方式。妇女们通常会拿出棉衣送于远方戍边服役的亲人,以示关怀。同时,也有祭拜祖先、扫墓的习俗,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二年三班的孩子,积极响应学校的倡导,利用周末时间 跟随父母脚步看望亲人,并跟家人学习裁剪寒衣,感受中华传统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篇目一:学剪寒衣

           篇目二:尊老孝亲篇          

           篇目三:活动感悟

寒衣节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家庭观念的象征。

阅读 21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