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校际间的相互交流和同步发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2023年11月10日,姜乐美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赴莲都区城西学校送教活动。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四位体育教师大放光彩。为大家带来了四节“研讨课”。快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课堂展示
研讨课
第一节课内容是何宇冬老师执教的《篮球多种形式的走动拍球方法》本课是“多种形式的拍球游戏及综合游戏”单元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运球是篮球里最基础的一项技术,水平二的小篮球教学应以游戏形式为载体,将熟悉球性和简单动作的学习融入游戏之中,有很强的趣味性、集体性、竞争性和全面锻炼身心的价值。多种形式的走动拍球可以锻炼学生在移动中控制球的能力,在练习中加入小组合作运球,提升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关注练习的真实情境,将技能练习与比赛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节课内容是陈斌老师执教的《篮球:运球➕传球的练习方法3》关键问题为传球时机和准确性。首先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中完成运球热身跑,同时以篮球操开场把孩子们带入课堂,整堂课都围绕着任务单的四个任务进行学习。第一个任务为原地运球+传球+无球跑动+原地小步跑接球,第二个任务则更改成移动接球+传球+无球跑动+原地小步跑接球,第三个任务是移动接球+传球+无球跑动+侧滑步接球,通过以上三个任务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感受在快速运球中,和快速移动中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空间位置完成传接球的衔接。最后通过比赛来强化他们的传球接球技术,本节课全程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单上的任务、目标及问题,让各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模拟实战进行各种形式的传接球技术的运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节课内容是尤天宇老师执教的《篮球多种形式的运球方法》。课堂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单上的任务、目标及问题,组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更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本课关键问题为运球的力度及手触球的部位要求动作连贯。将学生分为8组,以小组为单位,整堂课都围绕着任务单的五个任务进行学习。第一个任务为高运球练习,第二个任务高低运球的结合练习,通过以上两个任务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得出结论:高低运球转换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运球的力度。通过第三,第四个任务直线、曲线高低运球中很好的掌握手触球的部位。最后通过组合练习和游戏:来巩固以上运球练习,使动作连贯。
第四节课由季哲航老师执教的《后抛实心球的动作方法》。主要以发力顺序为导向,练习内容以坐姿后抛实心球再到跪姿后抛实心球。最后到完整的后抛实心球练习。从让学生体会从脚底发力再到核心最后输送到上肢直至实心球的感受。组织形式以八人为一小组。分为四组。练习是以任务单形式让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探讨,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发的去感受后抛实心球的发力顺序。体会挺髋、核心收紧、展胸、快速摆臂。整节课循序渐进,使学生的投掷距离有明显进步。
评课环节
课后的集体讨论环节,上课老师们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深度的分析,讲述了上课的思路与想法,听课教师对上课老师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点评。最后由姜乐美老师进行总结:教师要不断学习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思想,明确课程的时代责任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各类教材、教法运用、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发展评价、学生能力培养的各项技能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总结
通过本次的“送教活动,不仅仅是思维上的收获,更是为今后体育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也正是因为有了名师工作室这样一种方便而时效的展示平台,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姜乐美名师工作室砥砺前行,刻苦钻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文字:陈斌 季哲航
排版:何宇冬
图片:何宇冬 尤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