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曾说过:“看一本好书,如同跟一位高尚的人交谈”。书籍能让人类与崇高的精神对话,找寻理想的栖息地。而交流可以让大家分享各自灵动的思绪、精湛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
本期和大家进行读书分享的是李慧娜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郑巧丽老师,她分享的书籍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Part1 作者简介
余文森,教育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期从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著有《有效教学十讲》等多部专著,担任主讲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Part2 内容简介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
本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Part3 推荐理由
“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它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也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定能给你答案。
本书从理论层面为我们进行了“传道授业解惑”,无论是“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还是“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让我们从概念到观念,从想法到做法,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论支持,不再是一头雾水,将信将疑,而是让我们得到了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在教学上“善其事”的“工具”,有了实践的信心和勇气。
Part4 金句摘抄
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能力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剩下来的东西,二是带得走的东西,三是可再生的东西。
教育是允许遗忘的,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鼓励他们透过具体的知识和内容去把握洞察挖掘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价值观念、文化意义。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验知识的意义,把课内与课外知识,生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将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课外日常生活当中的成长行为,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
Part5 读书心得
这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书籍,读理论书的困难就在于读一遍也许不太明白,读第二遍也许才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若能耐得住性子读第三遍才会有所收获。
阅读本书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有许多教学理论和教学名家的思想。作为一个平日,不太喜欢阅读理论书籍的我来说。其实是会有些枯燥的。有些言论高度太高了,不一定能够读得懂。但是,核心素养为当下教育改革的方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是非常有必要去阅读这本书的。
理论终究是理论,有了理论那更需要去实践。我想,真的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相关理论书籍上,只有带着新的教学观念进行大胆的课堂教学实践,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阅读书籍是一种输入,读完之后自己要去思考,这是加工。最终将相应的教学策略实践于教学课堂,那便是一种输出。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改变教师教学思想。所以,理论书籍难读,不好懂,但也要耐着性子读下去。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读书,不做名师,但做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