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和初中数学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而这些知识也会让学生对航天领域产生更大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此南平剑津中学各年级数学组分别开展了不同特色的文化课程。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着力挖掘课程中的数学文化,打造数学文化特色课程,丰富数学文化课内外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走近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快乐。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最核心、最重要的目的。七年级数学教研组开设数学思维兴趣课,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思考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讨、自主学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数学活动,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造性方面进行综合训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空间推理和逻辑推理能力,孩子们认真听讲,专心研题的样子无比阳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在乐中学,学中乐,满载而归。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着力挖掘课程中的数学文化,打造数学文化特色课程,丰富数学文化课内外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在课后延时服务形式方面,它不同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比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它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服务于教学,却超越于教学。我们组的课后服务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一,包含数学数学小故事、数学魔术、数独游戏、数学谜题等趣味课程。 尝试以数学文化、数学小游戏为背景,在活动中探究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传递数学“美”,创新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将认真贯彻学校在创办航天特色学校的工作要求,立足数学学科特点,开展飞行器运行轨道计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旨在向学生传播航空航天文化,探索航空航天领域知识与数学知识的融合,引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碰撞,积极探索将青少年航空航天文化与数学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科学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数学教学中,从而培养有家国情怀、有科学精神和有数学核心素养的人才。
学生们从校本课程中体会到航天航空与数学几何、算术和数据分析之间的切实运用,通过学习飞行器的形状和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和特征,通过计算这些值来预测航天器的运动轨迹,通过学习卫星数据来了解地球的温度、气压等信息,并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天气情况等等。
数学备课组还结合实际,开展有关航天的数学活动。活动内容融入有关航天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观看航天航空视频等,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航天轨道计算、火箭推力计算等更深入的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切体会数学在航天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同时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和引人入胜的。”学生完成这些具有特色数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过程,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拥有一双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眼晴,拥有一个用数学思维认识世界的头脑。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
撰稿:俞恬诺
初审初校:鄢尧发
复审复校:林斌
终审终校:罗丹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39177f7a2d34aabb29a891a55773ca2.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