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要转“型”,班级建设有“干货”—— 遂溪县大成中学赴佛山参加《新班主任》 杂志社班级管理和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纪实二

阿中阿中
创建于2023-11-12
阅读 7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育人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和育人艺术,在陈华强校长的精心安排下,由政教处领导白永革、利堪培带队,高一高二级级长及两年级班主任赴佛山参加了《新班主任》杂志社举办的班级管理和班主任专业成长高级研修班培训。

昨天听了付丽旻、高飞专家的讲座,今天(11月11日)培训内容是班级建设策略和班级活动重构:探寻学生成长载体的教育价值。  

      上午:班级建设策略  专家:方海东

      下午:班级活动重构:探寻学生成长载体的教育价值   专家:方海东

专家介绍: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首届全国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典型经验展示,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首届浙泸苏“长三角”教科研标兵,浙江省班主任大赛一等奖,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11月11日上午:

    

从“班级” →“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方海东专家认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精神引领者,班级能否建设成为班集体, 班主任起了关键作用。一般说来,我们将班级管理的过程简称为“带班”,它需要班主任的诸多技能,包括思维方式、活动设计、主题班会召开、干部培养、班级文化建设等等。方海东专家针对班级建设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班级建设应该避免“规范”思维,提倡引导班级发展的“建设”思维,并指出“规范”思维与“建设”思维的区别:“规范”思维在规范学生的思维、控制学生的思维;而“建设”思维能培养学生的品质,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学习能力和做事的速度。

             问题引领:班级本质是什么?

    怎么建设成班级?

    要建设成什么样?

    会遇到什么问题?

一、“班”的概念

方海东专家认为,“班”就是一个集中几个人,有一个教室,有一种精神的班集体,是学生

日常生活、成长的场所。

小结关于“班”的概念:

1.理解一个班级,是班级建设的前提。

2.班级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场”,可以影响人。

3.教育中,班级让“感染”成为了教育手段。

4.班级建设,先做班级“整体”, 再做学生的“个体”。

二、班级建设的“模型”

方海东专家对班级建设“模型”做了充分解读,并强调三点:

1.班级“模型”三个层次,逐步递进,没有分界线,只有停滞线;

2.每一个层次就是一个方向,引导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

3.递进的核心:从被动→主动,重在唤醒人内心的需求。

三、班级建设的流程:以“追光”为例

方海东专家指出,班集体建设关键在精神建设,并从整体思维角度,以班名、班徽为案例分享了班级精神建设的经验,生动有内涵,可操作性强。

关于班级精神在引领学生走向更好的自己的具体实践中,方海东专家把金融管理的方法及社会人要面对的情况巧妙地化用到班级精神管理方面,独树一帜,别开生面,能量满满!

四、班级建设的关键因素

最后,方海东专家对班级建设做了五个方面的总结。

11月11日下午:

重构活动:探寻学生成长载体的教育价值

11月11日下午方海东专家针对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班级活动作了指导,并以高考100天“毅行远足”,从学校到灯观秀观景台步行12公里为案例,由原初的方案到新方案的整个重构过程,从形式的创新、到内涵的价值,作了详细的解说,并强调班级活动影响人的不仅仅是活动的教育过程,更是过程带来的影响!

另外方海东专家还分享了如何对学生做心理辅导、品质辅导等一系列活动形式,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富有创意,“干货”满满!

最后,方海东专家总结:所有活动都在为人的成长助力,形式、价值、体系、序列化都是外在的认识;它们构建的思维、过程的逻辑才是有效探寻活动的做法。

领导班主任老师合影留念

照片提供:陈周连、林中燕

文字编辑:陈周连

初审:白永革、陈荣华

终审:王汉

阅读 7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