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世界慢阻肺日”义诊活动

🍀闫闫Vera
创建于2023-11-11
阅读 4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1月15日,我们将迎来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此次的主题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 40 年将持续上升,预测至 2060 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人数将超过每年 540 万人。2018 年,《柳叶刀》发表我国王辰院士团队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结果显示:我国 40 岁以上人群 慢阻肺患病率达 13.7%,总患病人数为 9990 万。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 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 质量,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的疾病认知,加强其对慢阻肺长期管理的认识,达到改善患者长期 生活质量的目的。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组织呼吸科专家、专科护理人员等开展主题义诊宣传活动。

慢阻肺科普小视频

01:17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是由于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慢阻肺在我国致死率排名第三的疾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

慢阻肺的主要特点是肺部气流通行受阻,患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并且有胸闷气短等现象,患者自觉气息比较短促,常有呼吸不顺畅、憋闷的感觉。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

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1.儿童时期有反复或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史;

2.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

3.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

4.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肺气肿等疾病;

5.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


             慢阻肺的干预措施

慢阻肺的非药物治疗

                 慢阻肺自我管理

               日常生活要点

如何预防慢阻肺?

1.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

2.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如:煤矿、金属矿、棉纺织业、化工行业及某些机械加工等工作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

3.防治呼吸道感染;

4.加强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等;

5.呼吸功能锻炼:可通过做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

6.耐寒能力锻炼:可采取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每天坚持户外活动等方式锻炼耐寒能力;

注意,40岁以上人群、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查一次肺功能。

家庭肺康复呼吸操

01:44
阅读 4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