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名师引领悟理,杏坛花开蕴真
——刘文婷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

2023-11-11 阅读3248

  冬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国家课程,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老师课堂教学效果。11月10日上午,刘文婷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在滕州市实验小学荆河路校区举行。

教学展示

  活动的第一个阶段由邹璇老师执教《鸟的天堂》。开课之初,她创设情境“跟着课本去旅行”,以用微信发朋友圈的方式导入,贴近学生生活,通过拍摄榕树的三个镜头,将榕树大、茂盛、生机勃勃的特点展现在学生面前,感受榕树的静态美,初步体会静态描写。接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抓关键词谈体会,引导学生感受鸟的多、热闹和快乐。然后通过视频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动态描写的精妙。最后,学以致用,通过描写初冬的树叶,进一步巩固了本堂课所学到的动静写法。

  瞧,她的亲和力非常强,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跟随着邹老师的脚步慢慢走进”鸟的天堂“,课堂上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邹璇老师专心授课,老师们也在认真听课、记录。

团队评课


       一堂精彩的课需要老师们取长补短,博取众长,才能绽放光芒!活动的第二个阶段是团队评课,工作室的成员们一起交流,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收获、个人建议等方面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认为,这堂课设计非常新颖,紧贴单元目标设计选取拍摄镜头,借助关键词在交流和朗读的过程中落实了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的目标。由老师运用学习支架辅助学生学习,到小组合作时运用方法自主交流,最后练写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成长。

  刘文婷主任做了《结合课例初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小学语文课程》讲座,刘主任深刻阐述了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袤,底蕴深厚,将其渗透于语文教学中, 可完善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提升其文学素养。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全面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最后,杜媛媛校长对工作室老师们乐于参与、不断学习的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从老师们的教学困惑出发,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工作室的成员们会一直为了追寻更美的教育风景积蓄力量,为了心中的那份教育热忱,为了引领学生走向更美的诗情与远方,并肩而行!

阅读 32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