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百年名校,古朴典雅,庄严而肃穆,让人油然起敬。参观校园,感受他的成长和故事;聆听讲解,深悟他的历史与深奥。在每一处的停留,老师们在讲解员的认真讲解下,静静的参观,深沉的领悟,感慨着这名校的优秀与成长历程,历经百年,不断成长,越发引领潮头,有着古朴的优雅,又不失现代的华丽。
博雅路贯穿中轴线,两侧的古文物博雅、博文楼装点这古朴的校园,呈现出他的悠久历史,
李大钊同志雕像方方正正的头像,象征性渊博的知识和刚正不阿品质,也象征着河南大学恒久进步的历史渊源;河南大学复校碑书写着河南大学师生对河南大学的热爱和向往,也象征着河南大学的无限生机。
窦树东主任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授课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更深的领悟到了作为树德立人之关键课程的道德与法治课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窦主任说,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是与时俱进的,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教材的框架不会变,依然是理论加实践,从运用你的经验导入新课,到探究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的帮助理解征正文,再到拓展空间的实践应用,从生活到课堂,再到社会空间的应用,万变不离其宗,引导着学生在知识上的理解,到思想上的进步,再到知识的应用,步步提升,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
随着我们课标的的变迁,我们的教学导向也在慢慢地改变,原来的双基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知识导向,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导向更多的指向了能力的培养,到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核心素养目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要求以素养为导向,对我们道德与法治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所说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直接目的,那就是育人,这也符合立德树人的标准: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中国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也就是全面发展的的人,培养有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全新的洗礼,全新的提升,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道德与法治课的全新发展,更好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立德树人之作用,让我们的未来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接受新思想,尝试新方法,飞翔灿烂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