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能力作风建设】探秘历史文化 踏寻贺兰山脉——记金山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第17期)

金山小学
创建于2023-11-11
阅读 182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金山小学于2023年11月10日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及部分教师进行了“探秘历史文化,踏寻贺兰山脉”研学旅行活动。

启程出发

  出发前校长和老师做好安全部署,确保本次活动各项安全举措落实到位!

00:22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快到达了贺兰山脚下,开启了有趣又有意义的探寻研学之旅。

第一站 走进“父亲山”——贺兰山

  我们心目中的“父亲山”,此刻就在眼前。他尤如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有效地阻挡了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的风沙。同时,他还挽留了沿海北上的潮湿气流,形成难得的降水,滋润着塞上大地。

开营仪式

  “珍爱自然·保护岩画”。在贺兰山脚下我校师生宣誓:我们将以我们的力量、才智和爱心,还河流以清澈;还山河以绿色;还大地以生机;还天空以蔚蓝。让我们同在蓝天下,保护大自然!同在蓝天下,共享大自然。

银川世界岩画馆

  银川世界岩画馆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最大的岩画专题博物馆,馆藏世界5大洲60个国家200个岩画点的精品岩画。

  透过那一张张带着原始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画面,远古先民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扑面而来。

远古图腾——千年岩画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走进贺兰山岩画景区,我们仿佛走进了一部宏伟古老的史书,可以与史前游牧民族面对面交流。

00:25

  岩石上的画让我们了解了原始先民的点点滴滴和生活轨迹。它们是无声的歌、无韵的诗、形象的史、多彩的画。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韩美林先生以民族传统艺术为载体,借鉴、吸收与融合贺兰山岩画元素,创造出的连接远古与现代、神秘与变幻的艺术馆与大师对话。

  “上苍告诉我:韩美林,你就是一头牛,这辈子你就干活吧!”这是韩美林先生的人生格言。他一生以牛自喻,以牛自励。通过与大师对话,我们师生深有感触。

扎染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此次研学旅行的扎染活动让师生在玩中做,做中学,深刻地体验了非遗,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00:21

  老师和学生们学习扎染方法,尝试各种折、卷、扎的方法。扎染过程,学生们完全沉浸其中,有紧张、有期待、有惊喜。

第二站 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西夏(1038—1227),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大白高国。西夏王陵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

00:44

  一路上,远处的一座座王陵时隐时现,就如同西夏那段神秘的历史一样,时而明晰、时而模糊,但总有一条脉络牵牵连连,无法隔断。

西夏博物馆

  西夏博物馆造型庄严恢宏,与巍巍贺兰山形成连绵之势,与广阔的大地融合共生。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西夏博物馆,用眼睛饱览中华文化瑰宝,用耳朵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吧。

  西夏博物馆见证着过往、存储着记忆、守护着时光,是宁夏这座城市独特而又神秘的存在。

体验活字印刷

  在讲解员的指导下我们师生踏上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之旅。

  经过选字、排版、刷墨、覆纸、拓印等工序,一幅幅各具特色的活字印刷作品展现在眼前,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伴着清风暖阳,我们行走在山间、旷野,与岩羊精灵不期而遇,与远古先民隔空对话。此次研学活动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对美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自理自立、艰苦朴素的优秀品格。

       最好的教育在路上,这次研学之旅,我们师生都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成!

                   撰稿:李婷婷

                   初审:李婷婷

                   复审:李芬岚

                   终审:徐建忠

                   图片:各班主任

阅读 182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