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第九届全国初中语文“整合教学”展示活动有感(二)

释~然
创建于2023-11-11
阅读 32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10日连续听了四节展示课,分别是《诫子书》、《记承天寺夜游》教读引领课和《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组文阅读和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记”之美组文阅读,授课教师灵活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巧妙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十分热烈,为大家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展示课。每一节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每一节都是思想火花的碰撞。

  这是一场展示课比赛,可以说授课教师使出浑身数解,每一节课都有着大量的知识储备,丰富的阅读拓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给我们听课老师带来很大的冲击力。

       在听课的过程中、甚至在回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一节真正的好课?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我更喜欢怎样的语文课堂?

  尤其是在当下形形色色的新思潮、新教学模式、新理论纷纷涌入、“乱花渐入迷人眼”的时下语文教坛上,我们很多老师似乎忘记了应该怎样上好语文。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我们似乎走得太远,以致于忘记了当初为何出发。”

  相信很多老师应该曾经或者现在正做着这样的事情,那就是上课的内容只是课文加教参,而且是没有内化的课文和不加消化的“参考书”,以致于让我们的教学难免干巴巴,捉襟见肘;为了作出改变,想把课上热闹,我们又会过度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想方设法把各种项目活动搬到我们的课堂上,把课堂搞得像舞台,认为这就是一节好的语文课。

        试问一下,如果我们老师脱离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的辅助,只拿一支粉笔一本书,我们还能不能像我们老一辈的教师那样站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那脱离了这一切辅助,我们还能上好语文吗?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在名师成长课堂上听丁之境,肖培东和黄厚江三位老师的课,回顾他们的课堂,无一不给我们一个感觉:很清爽,很纯粹,只有一两张幻灯片,也没有形式多样的教学媒介。课堂上他们更多的注重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他们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个体,关心每位学生的成长,把话语权完全交给学生,总是能捕捉到学生发言中的灵光,并给予恰当的引导,令学生的课堂体验非常丰富。

        我想说,语文老师要上好语文课,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不一定是绚烂如花,只要让教学真实发生,做真实的备课,回归文本,不过度依赖媒介,还原真实的语文课堂,也能上好语文课。

  我记得余映潮老师说过,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回归文本,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语文课堂来。

  语文教材的主体就是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章,它们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掘的宝藏,它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 

       我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别忘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都不能脱离文本,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因此,只有首先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才能求得“最佳’,才能上好我们的语文课!

  我始终相信, 如果我们语文能确有心得地进行课文的“精读”,就算没有更多的教学手段辅助,没有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教师同样可以对教学的内容有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教学上便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反过来说,一位连教材、课文都无法进行独立阅读、欣赏的语文教师,是一定设计不出有训练价值的语文课的。

  在如何上好语文课上,黄厚江老师还提出美文美教。也就是说,美文美教,一定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学生才能在深入研读的过程中,发现了有趣的词语,发现了清晰的层次,发现了美妙的写法。

       我觉得,美文美教,一定是美文美读,才能实现美文美学,才能使学生走进文本,爱上语文。

  当然,文本意识的回归,并非去走脱离实际,轻视实践的老路,更不是要把学生困在书本上,而是在强调文本意识的基础上,更好的去理解把握文本,进而实现对文本阅读的超越。老师既要善于把学生体验到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文本,又要善于把高于现实的文本生活引进现实,实现两种生活的对流,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文本。 

  是啊,无论形式怎么变,我们也应该要坚守着语文教学这块“一亩三分地”,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保持一种纯粹、不掺杂质的真正的语文课。

       清爽干净、纯粹、不掺杂质的语文课堂 正如《口技》传神的描写:“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支粉笔写春秋,这才是语文真正的本色。

     怎么样才算是一节好的语文课?怎样上好语文?我喜欢的语文课堂是怎样的? 我想,我已经找到答案了。

  总而言之,每经历一段新的征途,便能收获一种新的看世界的眼光。愿我们的课堂都能看得见学生的成长,看得见自己的成长,做因语文而幸福的人,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阅读 32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