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2023年11月10日,这一碗人间烟火在一群十二三岁的少男少女们主理下,有了特属于湖南师大附中的味道。C2303班的烹饪技术劳动实践体验课——“附中味”在气温骤降的周五热气腾腾地到来,同学们踏上了一场烟火中的美食探索之旅——
PART ONE 美食是一种挑战
美食,是人人都喜爱的存在。但如何做美食,对C2303班的同学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
在烹饪劳动技术课开始前3天,参加此次课程的同学就被分成了6组,并进行了课堂助教家长志愿者的招募。家长助教喻梓诚妈妈、戴啸然妈妈、李泓霖妈妈、钟子煜妈妈、陈千雨妈妈、张海峰爸爸、龚若琳妈妈及阿姨统计了每个同学准备制作的菜式,并将做菜的步骤做了详细的标注。可孩子们能否顺利地完成烹饪一碗附中烟火的挑战呢?家长们和老师们都不能确定,只能满心期待。
周五一大早,同学们拎着一包包食材走进了校园,肥美的基围虾、新鲜的肉类、诱人的香肠、圆润的鸡蛋、香嫩的豆腐干、碧绿的蔬菜、饱满的西红柿、辛香的葱姜蒜……换上大厨的衣裳,听着老师的指导,带着挑战的勇气,C2303班同学迈出了美食之旅的第一步。
PART 2 美食是一种生活
“擅长做饭的人,肯定也擅长生活。”C2303班的同学在烹制美食的过程中,与生活热切相拥。肉要用心地切、精细地划;菜要深情地看、细致地洗;皮要认真地剥、轻柔地刮;蒜要专业地摆、匀速地剁;辣椒要用心地冲、投入地剪;调料要仔细地研究;鸡蛋要齐心协力地搅碎……
刀功火候,五味调和,是处理食物的方法,也隐含着生活的哲思。同学们屏息凝气,开火,倒油,小心翼翼地将食材放入锅中,在锅与铲的碰撞里感受着生活的乐章,也在每一次放入盐、生抽、胡椒粉的时候忐忑于调味品与美食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食物的烹饪课,也就成了生活的实践课。
PART 3 美食是一种语言
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美食相遇的过程中,C2303班的同学们不仅感受着如何与食物和睦相处,也感受着同学间的相亲相爱。美食,化为了合作的语言。从筹划阶段的荤素搭配,到准备食材时的团结协作,到入锅翻炒时的同心一力,到出锅装盘时的激动喜悦,再到和老师、家长一起品尝时的其乐融融,美食连接起了每一个孩子的付出与守候。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厨房与爱。”同学们投入到美食的制作过程中,也在那一刻对父母和家人日复一日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有了更多的感激。美食,化为了理解的语言。比自己更早起的早餐,一推开家门就能看到的的丰富菜肴,那是满满的爱与关怀。美食满足了味蕾,也延展到了食物之外的情感。
一米一蔬皆可为诗,锅碗瓢盆都能入画。一碗附中烟火,嵌入了C2303班同学们诗画般的生活,这一趟美食的旅程,注解了生命盛宴的美好与幸福,回眸处有滋有味,前行时有爱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