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曹家咀和青岗岔遗址考察札记

拾音太子寺
创建于2023-11-10
阅读 328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7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甘青考古队队长、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叶茂林,甘肃省齐家文化研究会会长、广河县人民政府文化顾问、齐家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唐士乾和副会长邢财成、马海林(齐家文化博物馆馆长),信息中心主任陈君一行先后到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曹家咀遗址和青岗岔遗址考察。随同考察的还有齐家文化研究会助理研究员董佩东、马国海以及司机马利亚男。

    一、初识叶茂林老师

  11月5日,叶茂林老师在唐士乾会长的盛情邀请下专程到广河县指导齐家文化发现10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三届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筹备相关事宜,当晚在齐家文化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甘青考古队办公室,由博物馆馆长马海林的介绍,有幸正式认识了叶茂林老师。与微信头像中古铜色脸庞上一副无框大眼镜站在山头的形象不一样的是,叶老师满头白发平添了几许和蔼,永不改色的是外套下那件浅绿色工作马甲和少许泛白的牛仔裤,体现了老一辈考古人究天人之际的朴素执着和通古今之变的恬淡宁静。

  自从进入博物馆工作以来,总是能从同事们口中听到齐家文化与甘青考古队“难舍难分”的情缘。从谢端琚到王仁湘再到叶茂林,三任考古队长前赴后继,埋首甘青地区的考古研究,都在齐家文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建树,大大推动了齐家文化的考古学研究进程。9月份,去东乡县五家乡上湾遗址考察时,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专职副队长马小华就声情并茂的讲述了叶茂林老师在“玉·七联璧”出土后由散而聚,由残到全、由伪到真整个过程中的艰辛付出,说到感动处,让现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甘青考古队办公室内,叶老师由唐士乾会长作陪侃侃而谈,对见到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嘘寒问暖,勉励有加,格外和蔼亲切。幽默的话语和风趣的谈吐,让因敬畏而产生的拘谨很快消散,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二、奔赴兰州周边史前遗址

  11月7日早上,唐会长通知,下午由叶茂林老师带领我们去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青岗岔遗址考察,吩咐我们做好准备。青岗岔遗址曾不止一次的在夏鼐、裴文中、马承源、李水城等先生的著作、论文中出现过,并在兰州附近的史前遗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甘青地区文化起源与谱系的分野”中对兰州青岗岔半山类型遗址房屋类型做了专门的介绍,并有图示说明。收到通知后,我们大家能有与考古学前辈一起去青岗岔遗址下田野的机会而感到高兴,积极准备这次考察之行。听要下田野考古,同门师弟董佩东很是兴奋,他邀我一起去准备有关物件。师弟科班出身,在寺洼文化遗址有两年的田野考古经历,对田野考古所需物件甚是熟络。广河的绝大多数五金铺内是没有专业的考古工具,没办法我们只得采办了现有的毛刷、卷尺、小锄等物件后,找了一家熟悉的五金铺,让店主现场按照考古田野要求赶制了三把手铲。准备好一切所需物件后,中午2:00我们从广河出发了。

  沿着兰临高速出兰州南出口后,顺着国道 212线(兰州—临洮公路)经过兰州南客站,就遇到了早在此处等候的齐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邢财成先生。在邢会长的向导下,向南折返3公里左右就到西果园镇了。西果园镇,属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基本上和临夏地区的马路城镇一样,是沿着国道 212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境内有笋萝沟、青岗沟两条山沟,村落就分布在两条山沟上的台地上。兰州过城高速的高架桥就突兀的矗立在国道 212线上,一根根近百米高的水泥桥墩架起了一条条高架桥,也架起了省城兰州周围南来北往、东出西进的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果园镇是中国百合之都,此时正值百合采挖的季节,一块块百合地就分布在沟壑边沿的梯田台地上。农田里百合的草茎已经枯萎,一根根整齐的排列在农田里,农户用锄头一窝窝地把百合挖出来,掰开梗茎、清除泥土、装筐……已挖出的百合,整整齐齐摆在地头等待装篮,雪白的颜色在黄褐色的土地里分外显眼。正当我们探讨兰州百合作为甘肃名优特产为西果园父老乡亲创收增富时,前车拐进了西山边的一条农路上,停在了青岗沟高架大桥地下,曹家咀遗址到了。

  曹家咀遗址位于兰州市西果园乡曹家嘴村西100米的二级台地,即马兰台地上,与青岗岔遗址一沟之隔。北纬35°57"15”,东经103°45"42”,海拔海拔1860米,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夏鼐先生在《兰州附近的史前遗存》中写到:“曹家嘴遗址在西果园的南面约一公里半,在公路西的高台地上;山脚的村庄做沙滩磨。凌洪龄氏说‘民团三十年九月日蚀时,有人登山观日蚀,无意中发现这遣址’......一九四五年三月中旬,鼐曾前往调查,灰层颇厚,遗物丰富”。”邢会长介绍,因遗址文物保护的需要,青岗沟大桥从遗址上方经过,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对遗址的破坏。

    三、跟着叶茂林老师拾陶片

  在邢会长的带领下,我们向东北方向走进了一条紧挨着土崖的农路,土崖高5米左右,离地1.2处一条清晰可见的文化层均匀分布着,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灰瓦片、石块、人骨、灰坑。其中有一处明显的白灰层窑址,地面和窑壁上均有一层白灰面,我们几人见此很兴奋,这是齐家文化遗址中很常见的典型白灰面房址。部分地区土块有大面积的掉落,其中夹杂着大量的汉式灰瓦片。邢会长指着文化层中裸露的瓦片等物说到:“他听他爷爷说过,以前此地一代曾经修建过城堡,沧海桑田,当年的城堡早已变成了梯田”。裴文中在《甘肃史前考古报告》中对兰州市附近史前人类遗址调查时在写西果园时写到:“至西果园之南,公路之西,有残余之第一台地,南北狭长,临公路之面,为一约5米之高崖,高崖之下部有灰层露出,且局部坚硬,似为水冲积而成者,或人类居住之地,尚在较高之处。......此外吾人亦采得红色绳纹及光面陶片,为各地习见之物。灰层之上部有汉式陶片,色灰,表面有较粗之绳纹,与含彩陶之地层似无分界之处”。仔细对照裴文中书中的描述与我们见到的场景非常相似,书中描写的至西果园之南,公路之西的残余台地有可能就是此处的曹家咀遗址。沿着这条农路继续往前行走就到了第一台地之上,台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百合田,百合田里陶器碎片随处可见。叶老师和唐会长仔细将路边田地里的陶器碎片拾捡起来,一边擦去泥土细细观察,一边吩咐我们赶紧将所见到的陶片收集起来。

  我们边走边收集,泥土中所见绝大多数是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和齐家文化类型的素陶,也有相当一部分灰陶。其中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碎片中有宽带纹、平行线纹、网格纹、旋涡纹、圆点纹、水波纹、附加堆纹等纹样。特别让我们惊奇的是在一个三角形的彩陶片上我们发现了很少见的双彩,陶片胎体很薄,内外都有彩,根据陶片的弧度,我们判断这应该是某个陶盆或者陶碗的残片,现在我们也只能通过这片碎片去想象这个陶器完整时的精美程度。在一块稍大的陶片上我们见到了不多见得附加堆纹,胎体浑厚,宽带纹很是流畅,从陶片弧度判断,该陶器完整时应为一大器。在一胎体只有0.2厘米的陶片上,我们见到了非常好看的网格纹,每一条网格用非常纤细的笔触仔细的描绘,缜密、规整,即使是一件小小的陶片放到现在也是非常惊艳。

  在捡到的素陶片中,有一件让我们非常奇怪,上面虽然是平行线纹,但不是描绘出来的,而是将胎体仔细打磨成线条,与原有的胎体组合成平行线纹。这种纹饰非常少见,工匠构思巧妙、做工不凡,令我们啧啧称奇。除此而外就是非常常见的压印纹、附加堆纹、刻划纹、锥刺纹,陶质也以夹砂黄陶为主,胎体有薄有厚,做工也良莠不齐。在灰陶陶片中,有两片有浅浅的刻画痕迹,可惜不能判断出具体的图案。叶老师详细的查看每一块陶片后,吩咐我们全部收集起来后,回去洗干净,再做进一步研究。

  沿着农路第二层梯田而上,我们找到了曹家咀遗址1981年9月11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碑和文物安全公示牌,文物保护标识碑是由兰州市人民政府刻立的,文物安全公示牌上写着文物安全责任人和举报电话,旁边有文物安全预警自动报警系统。叶老师见到文物保护标识碑后,向我们讲述了夏鼐、裴文中、卫聚贤、何乐夫等考古学前辈对此地的关注和研究成果,并热心组织我们在文保单位标识碑和文物安全公示牌前集体合影。合影完后我们沿着东边台地边沿又绕到了停车的位置,在邢会长的引导下走到了下层台地。在一4米左右向阳土崖边发现了一处灰坑,三处墓葬。其中在离地1米左右的灰坑内的细棉灰土中找到了两枚非常尖锐的精美石器,都属于典型的打制刮削器。顺着灰坑往东有三处墓葬,均在土崖其中,墓坑之内,森森白骨早已凌乱不堪,无法判断墓葬具体形式和时代。其中有一处墓葬内还有棺木,同行的同事都说棺木葬时间已经很晚了,应不属于史前文化遗址。但是根据青海民和核桃庄和柳湾墓地的发掘均表明马家窑文化墓葬中有木棺,而我们发现的最东边的墓坑内确实是一块圆木剖成的独木棺,与柳湾墓地类似。此处墓葬离兰州市很近,木棺已经裸露在空气中,很有保护性挖掘的价值。

    四、寻找青岗岔遗址

  夏鼐先生在其《兰州附近的史前遗存》一文中写道:“一九四五年三月十日,鼐和凌洪龄氏一同前往调查,发现这一遗址,也是在高台地上,和曹家嘴遗址,隔沟相对”。青岗岔遗址1945年被夏鼐和凌洪龄先生发现,建国后由甘肃省博物馆于1963年和1967年两次进行过发掘,并发表了发掘简报。青岗岔遗址位于距兰州市区15公里的西果园镇所属的青岗岔村。遗址在村西,高出河床40—50米的岗家山上。青岗村南边是始建于唐朝的兰州名刹蛟龙寺,西边就是岗家山,兰临高速穿山而过,从山下青岗村就可以看到村西山腰高速路下巨大的排水管。

  我们跟着邢会长,沿着国道212线,向汽车导航处的青岗岔一路进发,超过蛟龙寺后,我们才意识到走过头了。原地掉头,向老乡询问青岗岔遗址的位置,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询问文物保护标识碑,大家也不知道在哪里。在叶老师的建议下,我们沿着国旗飘扬的青岗小学方向,把车开到了往西高速公路高架桥下,向地里上粪的老乡询问青岗岔遗址的具体路况情况。老乡说在修高速高架桥时,由专门的考古队已经事先将此地做过考古挖掘了,此处没有上山的路。至于我们要找的青岗岔遗址就不知道具体在哪里,只能让我们到青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处去打听。

  沿着导航到青岗村党群服务中心路口处,就可以看到一条农路蜿蜒依山而上,询问路人,青岗村党群服务中心就在往西不远处。我们一路打听来到了青岗村党群服务中心,西果园镇青岗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许永春热心的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指明了上山的道路。上岗家山的路是红砖铺成的搓板路,只有2米左右,路况非常不好,只有农用三轮车可以勉强通行。没办法我们两辆车,其中一辆只能弃车步行上山。

  走到半山腰,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整个青岗村三面环山,村庄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样,寺头山的寺儿台上,蛟龙寺沐浴着夕阳的金光,格外美丽。从远处看,山间高速高架桥东西连通,就像一只强有力的手,把东西的两座山牢牢拉到了一起。走到半山腰,高速公路挡住了去路,只有宽1.5米左右的水泥涵洞可以穿过高速公里下面,通往对面,汽车也只能开到这里。

  叶茂林老师根据青岗岔遗址挖掘简报上公布的照片判断,遗址应该就位于山上,从当时发布的照片上可以看到皋兰山。眼看青岗岔仅有一步之遥,叶老师下车后执意带着我们步行上山,他一定要亲眼看看青岗岔遗址。这种执着深深感染着我们,我们大家跟着叶老师,弃车徒步上山。穿过涵洞,全部都是农用土路,农用三轮碾起的黄土厚及鞋腰。百合田靠山阴处,落雪未消,有的田地里百合已经挖了一半。约莫走了400米左右,就走到山嘴台地上。经过GPS定位,此处位于北纬35°56'47”,东经103°45'36”,海拔1900米。我们仔细找寻,虽然在梯田的断崖上,可看到窑洞和鼠洞,但是很可惜并没有发现文化层和灰坑,就连离此地不远的曹家咀遗址常见的陶片也没有见到几片。邢会长和董佩东见所获无几,心有不甘,继续向田里劳作的老乡询问,沿着农路四处找寻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眼看天色已晚,我们只能悻悻作罢,在山嘴台地边上合影后就踏上了下山的路。

    五、青岗岔遗址中神秘的“碧绿色粗玉”

  叶老师为什么如此执着于青岗岔遗址呢,在晚饭时候他向我们徐徐道来其中缘由。原来叶老师基于多年的考古实践和安特生地层学的疏忽而导致的断期失误,对安特生获得带走的被记录为马家窑文化的玉器产生了怀疑。在梳理甘青地区史前遗址的相关材料和报告,考证资料报道的相关细节时,在青岗岔遗址中发现了被发掘者当作半山类型遗址看待的齐家文化玉器,证实了忽略地层层位关系的思考,可能会造成误会和失误。安特生的马家窑文化玉器资料有可能属于青岗岔类的地层层位关系打破扰乱后的判断失误。

  1967年,甘肃省博物馆对青岗岔遗址进行了二次发掘,并发表了发掘简报。在第二次发掘时,在M4号墓葬里出土了一枚不到10厘米的三棱柱形的“碧绿色”粗玉玉料,在简报的叙述里忽略了层位和打破关系,被笼统的当作半山类型的遗存了。可是根据简报细节,出土玉器的墓葬明显要晚于半山类型遗址,根据墓葬特征形制和层位关系判断,应属于齐家文化。叶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考古学实践得出一朴素的认识:“齐家文化是甘青地区玉礼器从东部地区传播来得以发展的时期,此前有没有玉礼器出现,还需要严格界定和以可靠的资料来证明。至少目前为止,这个认识是有基础的,这是研究齐家文化和黄河上游玉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叶老师也借此机会嘱咐我们,做考古工作也好,资料收集工作也好,一定要谦虚谨慎,要多观察多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用多种资料和视角反复求证,不然就会在主观认识上出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现象。

  为期一天的考察活动在叶老师语重心长的嘱托中结束了,跟着国内一流的考古专家沿着老一辈考古学家安特生、夏鼐、裴文中走过的路,尽管一路坎坷、崎岖弯绕,但也是苦尽甘来,收获颇丰。共采集到83件陶片、石器和石料,其中陶器:74片(彩陶31片、灰陶8片、黄素陶12片、压印纹素陶9片、夹砂陶14片)石器:9件(打制刮削器6件、磨制石器1件、原型器3件),勘察了2处省级文物保护遗址、3处墓葬坑、1处灰坑、1处白灰面房址。

  这次兰州考察之行,不仅让我们接触到了教室和书本上不曾接触到的宝贵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老一辈考古学家身上那种朴素、严谨、执着、勤勉、务实的精神也深深打动着我们。他们以对历史的和文化的热爱为驱动,不畏艰辛和困难,在极其简陋的物质条件下,无私奉献,深入钻研,不仅帮我们了解过去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许多重要事实和细节。岁月映初心,薪火永相传。他们的严谨和求真精神激励着我们,在以后的文博和田野考古的路上我们籍此奋进之力,砥砺前行,齐贤有为。

阅读 328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