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
—校园欺凌篇
现实世界中,校园霸凌事件仍不少见,而且很多都比影视剧中的情节更加恶劣。毫无疑问,校园霸凌对霸凌者与被霸凌者都会造成一定的身心伤害。有研究发现,8岁到12岁之间有过欺凌行为的学生在以后的犯罪率会显著提高,而那些有过被欺凌经历的学生则会有学业上的问题和心理上的问题,如焦虑、抑郁、回避、孤独、低自尊等。除了对受害人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强烈愤恨,我们更要反思:校园霸凌为什么还在频繁发生?
了解校园欺凌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
(二)校园欺凌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霸凌者的心理往往是这样想的:
1.我受到的挫折,要“还”给不相干的人
米勒、伯克威茨等心理学家认为,当遭受了挫折却无法向其根源发泄时,有人可能会转移目标向他人攻击。心理学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叫作“踢猫效应”:男主人被上司批评之后,心情很不好,于是回家与妻子吵了一架。妻子的愤怒无处发泄,只好把旁边玩耍的孩子训斥了一番。紧接着,莫名其妙挨了一顿训斥的孩子怒火中烧,看到院子里的猫,就去狠狠踢了猫一脚。心理学家用“踢猫效应”来描绘,负面情绪在不同人之间流动转移的过程。坏情绪像水一样,往往由等级高向等级低转移,由强者向弱者转移。也就是说,你施加给孩子的暴力,可能会被他转移给同龄人。
2.误会与偏见,让我莫名其妙地恨你霸凌者通常存在显著的偏见,比如瞧不起他人、歧视他人外表等。从心理特质的角度看,他们极可能有高自尊(死要面子)、高自恋水平(我最独一无二)和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即正义)。在许多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中,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的少年大都具有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甚至觉得“其他人被打是活该”。
3.你们都错了,只有我是对的霸凌者通常会把错误归因于环境因素和受害者身上。他们会觉得自己并不过分,倾向于把责任推到受霸凌者身上,以逃避外界的谴责。
4.专制型和放任型的原生家庭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父母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可能会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在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孩子无限宠溺,没有底线和原则,孩子容易变得目无法纪、冷漠残酷,甚至以欺负弱小者为乐。
(三)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1.肢体欺凌:冲撞、拳打脚踢以及抢夺财务等,是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2.言语欺凌:当众嘲笑、辱骂以及给别人起侮辱性外号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3.社交欺凌:采取孤立行为,令其身边没有朋友等,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4.网络欺凌:在网上发表对受害者不利的网络言论等进行恶搞,是不容易察觉的欺凌形式。
5.性欺凌:对他人性别特征、性别特质、性倾向或者性别认同进行贬低、攻击或者威胁,对发育较早的女孩指指点点等。
6.偏见欺凌:对不同性取向、种族、宗教的人有偏见并表现出歧视的语言和行为。
(四)校园欺凌的特点
1.对象多样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人员呈现低龄化。
2.形式多样性:生理侵害、人格侮辱、心理伤害、网络传播等等
3.群体性:施害方、施暴方往往是两人以上、当事双方在实力上不对等。
4.隐秘性:由于校园欺凌多发生在课堂外,施害(案时间、地点上较为隐秘,且事件发生选择沉默,从而使此类事件不可预知。
5.反复性(演进性):已知的校园欺凌事件多具有反复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害次数和程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6.严重性:不管是校园欺凌还是校园暴力,都会对受害学生造成肉体或者精神上的伤害,构成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问题、忧虑、失眠、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 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校园欺凌容易造成的心理问题
(一)被欺凌者
1.患生理疾病的风险增加。如出现感冒、头疼、睡眠问题等躯体症状。
2.显著增加受害者成年后出现抑郁、焦虑、惊恐障碍和自杀倾向的风险,超过一半的受欺凌者曾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被欺凌的经历可能导致他们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从而变得绝望、消沉。
3.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难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当一个孩子持续地被一群人称为「胖子」或者「丑八怪」时,他们会相信这是对的,怀疑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不配得到爱和尊重,很难信任他人,也就难以和人建立起亲密、坦诚的关系。
4.影响正常学习。在学校受到欺凌可能会让孩子对校园环境产生恐惧,很难专注于学习,甚至逃课、抗拒上学,这都会导致他们成绩下滑,而成绩下滑又会加剧他们的焦虑,使他们未来在教育水平以及职业和经济收入方面也会处于相对劣势。
(二)欺凌者
1.欺凌者更易形成不良人格,有更高的犯罪率。在校园中通过暴力获得权力感和快感的经验,会使得欺凌者在未来更可能采用相似的行为方式。他们易滋生欺凌者恃强凌弱、敏感多疑等不良人格特点,导致成年后多表现出固执、 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2.欺凌行为也会增加个体吸烟、酗酒以及其他暴力行为。元分析表明,进行校园欺凌的个体日后药物滥用的风险是其他人的 2 倍。
3.欺凌者易出现社会化障碍,体验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Gini 等人(2009)的元分析结果表明,与没有参与校园欺凌的学生相比,欺凌者短期内出现身心障碍的风险更高,但仍低于被欺凌者。
4.研究还发现,欺凌者往往也曾是欺凌受害者。他们从家庭或曾经的校园环境中习得了暴力行为。
遭遇校园欺凌如何心理疏导
(一)倾听和支持
首先应该倾听孩子的感受和经历,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认可和重视的。
(二)创造安全环境
应该创造一个安全、温暖和支持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安心和放心。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谈话,放松他们的情绪,并给予他们身心上的安慰和抚慰。
(三)鼓励表达情感
为了帮助孩子处理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应该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可以通过绘画、写作、跳舞或参与其他感兴趣的活动来释放情绪。
(四)鼓励参与积极活动
参与积极的社交和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应该鼓励孩子参与感兴趣的兴趣班、运动队或俱乐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能。
(五)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感到无法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专业心理咨询师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处理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恢复自信。
怎样应对校园欺凌
(一)学生应对方法
1.机智选择
应对方式如果与对方能力相当,要明确冷静告诉对方停止欺凌行为。一味忍让或者紧张不安,只会助长欺凌者嚣张气焰。如果对方人多,实力悬殊,要看准时机,迅速离开;跑不掉时可以拖延时间再求助,生命安全第一。
2.及时求助
校园欺凌具有反复性、长期性的特点,不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导致更持久、更严重的欺凌。因此,第一次被欺凌后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3.不要责备自己
不要给欺凌者想要的反应。向欺凌者坚定说「不」,传递出「你不害怕,也不会接受他们的行为」的信息。尽早与父母或可以信任的成年人交谈。例如老师、主任或校长。欺凌者也会进行「服从性测试」,当他们试探发现受害者不会反抗、告诉家长后便会变本加厉,所以最好在一开始就坚定地抗争。寻找一个伙伴,即使对方不能防止你受到欺凌,但这时候的情感陪伴可以支持你,也可以鼓励你寻求帮助和解决困境,防止你遭受更多的心灵创伤。
(二)学校应对方法
1.引导施暴者尝试以受害者的角度去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同理心
2.引导施暴者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心。
3.注重施害者、受害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除必要的惩戒之外,适时的心理辅导必不可少。
5.多关注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
(三)家长应对方法
1.孩子是霸凌者,家长应理性沟通,不偏袒。
家长爱孩子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是偏袒不仅解决不了问题,经常还会让孩子越走越远。得知孩子的霸凌行为后,最重要的还是理性沟通、还原真相,找到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偏袒、冷漠、打骂都解决不了问题。停止孩子的暴力,本身也是对孩子的保护。
2.孩子被欺凌了,逃避、隐忍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永远不知道霸凌事件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家长要做的就是警示教育。告诉孩子既不要欺负别人,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霸凌者很少选择对一群人施暴,鼓励孩子在学校结交一些好朋友,不要总是独来独往。不要以“小孩子之间的淘气、恶作剧,不用在意”来淡化孩子的求助。保持足够的沟通,了解孩子的一贯状态。如果真的发生问题,第一时间与校方沟通,协调解决。如果无法协商,走法律途径。
这也提醒我们,生活中获得孩子的信任,和他们有效沟通很重要。
在这里,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重视校园霸凌现象。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
这一切,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建设健康的心灵!
监制:谢鹏 李连云
审核:袁宗义 星长义 郭鹏
编辑/文字:马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