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秋日好时光,不负研学助成长——昌硕学区初中社会·法治“竹乡金秋”课堂展示活动

侯媛
创建于2023-11-10
阅读 31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立冬已至,但秋意正浓,教学活动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为增强我区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课改意识和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2023年11月10日,安吉县昌硕学区社会·法治“竹乡金秋”课堂展示活动在安吉县第四初级中学如期举行,来自第四初中、育澜中学、实验初中的三位社会·法治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

本次比赛采用“同课异构”模式,开课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第20课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各参赛教师在各自团队的精心打磨下,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第四初中的林晓芬老师由恩格斯名言导入,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乔治家族产业的发展。以动力的发展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生活实践对生产变革的重要性。本课充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景,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的学习体系。林老师的课堂富有极强的亲和力和启发引导作用,学生在任务中学习,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了既有趣又高效的课堂。

育澜中学的吴红玉老师课堂采用图说历史的教学法,非常直观形象地像大家展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背景、成就和影响,将庞杂的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深入这段历史时期。吴老师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展示了师生的风采,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让课堂充满了青春的色彩。

实验初中的方展老师以1851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的图片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和英国展品的不同之处,巧妙地引出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老师的课堂采用极具启发性的问题探究法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全方位地体悟这场深刻的工业革命历史。方老师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金秋小结

本次“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各位教师经过了多番磨课研讨,围绕主题,聚焦核心素养,不但展示了教师们的魅力和风采,而且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赛后,评委老师根据参赛教师的课堂表现,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在今后的教学中,昌硕学区社会·法治组将携手前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打造更有教学意义的课堂!

阅读 31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