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扎染—天山实验幼儿园大一班课程故事

天山实验幼儿园
创建于2023-11-09
阅读 11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缘起

扎染,是我国民间特有的印染方法,其工艺从扎到染都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扎染作品色彩艳丽、图案变化无穷,对幼儿有强烈的吸引力,为了让幼儿感受祖国民间艺术的风采,了解扎染工艺的艺术特色,激发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初步感知布的吸水性,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我们班师幼一起展开了一次“奇妙的扎染”,意在让幼儿了解中国古老的扎染工艺,感受扎染的乐趣及图案出现所带来的惊喜和成功的喜悦。

初遇扎染

一天晨间入园时,小朋友们发现弟弟身上的衣服图案很特别,发出了一阵感叹:“哇!这件衣服好漂亮呀!”“上面的花纹都不一样呢!”“我也想做这样的衣服。”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对这件扎染的衣服有很大的兴趣,每个来的小朋友路过都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

教师支持策略: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教师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

1.了解扎染

在开展扎染活动前,孩子们进行了关于扎染的调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有了基本认识。一边观看扎染视频一边听老师讲解,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扎染。和他们一起阅读了《蓝花坊》绘本故事,在分享交流时我们进行了讨论。  

2.扎染工具

初识扎染,我们也产生了很多的疑问。我们要怎样进行扎染呢?扎染的工具有哪些呢?

教师支持策略:

引导幼儿用调查员的身份记录自己的调查结果。

组织幼儿讨论和总结自己的发现。

孩子们通过调查和学习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物品都可以作为扎染的工具,如:颜料、橡皮筋、夹子、小桶、小木棍、棉签等。

邂逅扎染

通过前期经验的铺垫,大家一起了解了什么是扎染,认识了扎染所需要的工具。观看视频后,初步了解了一些扎染的基本方法,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实践操作。

1.发现的问题

“皮筋怎么掉了?”

“染好的布为什么没有花纹?”

“老师,皮筋怎么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和孩子展开了讨论。

问题一:不会绑皮筋怎么办?

解决办法:
锦锦:在家里和妈妈学习,也可以在幼儿园练习。
婧瑶:可以问老师扎皮筋的办法。
宸宸:问一下其他会的小朋友,请她来帮忙 。
扎皮筋小妙招:

问题二:为什么扎染好的布会没有花纹或者花纹很少?

初次探索的作品:

解决办法:
棋棋:把布折的小一点就容易扎了。
伟博:把皮筋扎的紧一点颜料就不会流进去了。
梓萱:还可用夹子夹住。

教师支持策略:

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进行扎结,学会创新。

我们一起学习使用橡皮筋扎结的方法。

2.再次尝试

有了之前的经验基础,再次尝试时非常谨慎,在扎的过程中很仔细,直到橡皮筋拉不动为止。

经过之前不断地尝试,孩子们从发现问题到尝试解决,扎染得越来越熟练,用图文表征的方式巩固扎染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3.捆扎技巧

在后续扎染的过程中,孩子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三:为什么每个人扎染出来的图案都不一样呢?

问题四:怎么才能记得自己用的扎染方法?

通过每一次操作和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折法就会形成不一样的形状,不同的扎法也会出现不一样的图案,我们还发现来回扎叠出现的都是条纹花纹的图案。

总结扎染方法:

教师支持策略:

支持幼儿探索出新的扎法,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

创意扎染

经过一段时间,扎染的布有很多了,我们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我在美工区做作品了。”
“我给小兔子做衣服了。”

在说到给小兔子设计服装时,孩子们又有了新想法,可不可以扎染我们能穿的衣服呢?一场属于他们的时装秀即将开始……

教师思考:

《指南》在艺术领域中提出“儿童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儿童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儿童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扎染源于生活,如何用于生活?怎样更具美感地展现,支持幼儿审美感受、欣赏需求?当把问题抛给幼儿时,答案来了……

课程感悟

在这场有趣的“扎染”旅途中,孩子们从新奇到喜欢、投入。一方素布、几滴染料带来数不尽地欢喜与快乐。孩子们在寻找、调查、讨论中学习,在体验、操作、探索中成长。教师与幼儿共同感受颜色、花纹、工具之间组合带来的艺术盛宴,共同探索了扎染的玩法和用处。小小的一块布,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勾勒出美妙神奇的图案,每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带给孩子们的都将是美好童年印记和无限创造力的启发。

阅读 11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