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救的能力,做到在火灾发生时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17中学有序开展了系列安全消防活动。
活动之一:
在第32个安全消防日来临之际,我校组织各班进行了关于消防安全的班会活动,各班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并组织发言及讨论。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消防安全知识,从事例上认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从讨论中明确身边的消防隐患问题和如何正确处理消防安全问题。
活动之二:
学校组织各班进行消防安全板报设计评比活动,及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手抄报活动。
活动之三:
学校安排各班进行《校园消防宣传月致全体师生家长的一封信》活动。以学校为依托,向社会着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活动之四:
在11月9日,消防安全日之际,我校全校师生利用间操时间,进行了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演练活动安排: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鞍山市第十七中学防火灾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3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防火灾逃生演练1、信号员发出“防火灾警报”信号(三响短促哨声,下同)。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防火灾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降低身体重心,用随身携带毛巾、手绢等捂住口鼻有序撤离教室。演练时间为1分钟。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防火灾警报”信号(一声长哨)。4、老师告知学生,学生起立,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1、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按座次撤出教室,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以班为单位,按两排(前门一排,后门一排)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责任教师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出。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另附示意图):一楼七年1班经正厅中门,2班西门快速到操场集中。二楼八年1班经东侧楼梯下楼正厅东侧门到操场集中,2班经西侧楼梯快速下楼正厅中门到操场集中。三楼九年延迟10秒下楼,1、3班经东侧楼梯下楼正厅东侧门到操场集中,2、4班经西侧楼梯下楼正厅中门和西门出到操场集中。七年组教师站在全体学生西侧。八年组教师站在全体学生南侧。九年组教师站在全体学生动东侧。 4、第一次演练总结。5、回教室,进行第二次应急防火灾逃生演练。6、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演练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防火灾逃生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防火灾逃生的环境条件,阐述防火灾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防火灾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防火灾谣传。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对学生进行防火灾常识、应急防火灾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培训。对所有参加演练的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并作精心的准备和布置。
演练活动开始:
随着紧急警报的响起,消防演练正式开始。我校师生按照演练方案各就各位,严阵以待,教师迅速到班到岗,沉着冷静地指挥学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撤离本班教室。
演练活动过程中:
同学们冷静、有序、快速撤离,教师分别前后看护同学们。
演练活动结束:
各班师生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随后开始清点各班人数,整个疏散演练过程既紧凑又有序,没有丝毫的慌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活动之五:
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了解灭火器使用知识,并现场请孙主任,李柏林老师和一名学生代表,讲解演示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活动之六:
王志群副校长对我校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讲话。并对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进行总结,告诉学生消防演练的意义,并教育学生远离火灾,学习自救本领,共筑安全校园。
活动之七:
汤毅校长组织召开我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并对我校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我校通过一系列消防安全月活动,不仅使我校师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有关消防安全知识,感受火灾逃生的场景,掌握了逃生常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熟悉了疏散路线,更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做到安全警钟长鸣,让安全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审:汪丹
二审:李军
三审:汤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