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赋能 “愈”见阳光

——博才阳光实验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

心灵落米周❤️
创建于2023-11-09
阅读 8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开展长效化心理监测与辅导工作,切实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2023年11月8日,博才阳光实验小学在梯形教室开展了主题为“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的科普讲座,讲座邀请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陈欢老师主讲,全体教师一同学习。

专职心理教师周锚向老师们介绍专家

    首先,陈老师简单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专业背景,介绍了不同省市的学校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做法,讲述了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的三步骤。紧接着,陈老师从六个方面展开了本次讲座:

    第一,做好事前准备。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危机干预小组,建立教职工通讯联络网,并配备专门的场地分区。陈老师以广州某校的联络网举例说明了通讯联络网的组成部分和传讯方式,强调了用when、where、who、what四要素进行讯息传达的重要性。

    第二,进行分级预警。陈老师科普了学校危机干预的基础知识,分析了心理问题的产生,介绍了现代医学的干预与治疗方式,层层深入,说明了一级预警、二级预警和三级预警的概念。在大量临床数据和个人工作经验上,给老师们例举了需要重点关注的事件,指导老师们做好预防工作。

    第三,提高警惕意识。在现场,老师们通过“√×互动环节”初步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操作理念。陈老师列举了不容忽视的高危因素,展示了教师发现高危事件时的干预流程,并用两个生动的案例强调了在危机背后还有很多累积的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不容忽视。

    第四,明确支援方式。陈老师从三个维度指导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细节:明确角色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等,结合真实案例细致的讲解了对于受影响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支援时的方法。

    第五,学习科学方法。做好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是减少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陈老师讲解了心理问题成因和认知行为疗法,介绍了“认知三角”和“ABC理论”,并用具体的例句展示了如何将四种非理性自动思维修正为合理的信念。

    第六,自我领悟修通。在讲解的同时,陈老师也很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他展示一些常见的非理性信念,结合理性情绪疗法的“领悟、修通、再教育”等步骤帮助老师们澄清了自己和学生可能存在的非理性想法,在场老师深受触动,纷纷响应。

博才阳光实验小学校长卢静讲话

    讲座最后,卢静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讲座是对老师们胜任力的指导,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且提升了老师们心理危机的识别、干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博才阳光实验小学将继续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实做细,有效开展多对一帮扶活动,用心灵浇灌心灵,为每一位阳光学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周婧桢

摄影:周   锚

郭   奇

一审:王   波

二审:刘   芳

2023年11月9日

阅读 8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