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生”、“化”为情

心静如水兆军
创建于2023-11-09
阅读 8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莫然不觉秋日尽,倏然叶落已成冬”。天气虽有些寒意,但三棵树办公室里却暖意融融。2023年11月8日中午,理化组全体老师在王贵生老师主持下进行了集体备课,针对化学《燃料》这一课题展开了研讨。

        张兆川老师从总体高度就本章内容做了整体分析。以燃料为主线,从氢气的燃烧到碳的燃烧,为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作铺垫,由二氧化碳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碳的循环、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给燃料知识作了充分的补充。其中,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是九年级化学的核心知识。

(2)本章知识属于新课程标准中“化学与社会发展”范畴,在考纲中属“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等板块内容。主题主要内容包括与化学密切联系的能源、环境等,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维持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生活中关    

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大量具体的真实事件引导学生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现

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发学习化学学趣    学生体会化学

       赵国兵老师针对本章《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谈了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或素材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如,组织交流“常用的几种燃料中,哪一种最理想?”。针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检验”两个学生实验活动项目的目标,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借助教材设计的探究思路,引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相互交流、讨论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人手,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使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可设计一些开放性的学习主题,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以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贵生、赵才花、邢华帅三位老师就本章突破难点的方法作了具体指导:

“阅读一交流”“练习一解疑”“讨论一归纳”法。

①关于吸附概念的形成,可以结合用木炭或茶叶或柚子皮吸附冰箱中的臭味进行交流得出。

②关于碳化学性质及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交流后,要明确指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条件下,碳能跟多种物质起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书写C+02点CO2、2C+O2(不足)2C0、C+CO2高温2C0、2C0 +02点燃2CO2等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梁宏苓老师从突破难点的方法上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运用“实验一探究”“讨论一归纳”法突破难点。

①关于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方法的探究,要鼓励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不论结果如何重在学生的参与,老师要适时地对各种的设想、各种的方案给予肯定、赏识,探究和分析讨论的过程都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②对于二氧化碳性质,在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通过头脑风暴归纳出二氧化碳性质的主要现象和核心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并学会归纳,学会总结。

    李红显等三位老师从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一角度作了具体分析:

     围绕煤、石油的综合利用,借助课本中图示及教师收集的视频,使学既有感性体验,又有扼要的条理性。另一方面,尽可能上网收集一些化石燃料燃烧后,造成的大气污染,酸雨对农作物、钢铁制品、石材和雕塑等造成的破坏作用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多种燃料气的区别。煤气通常也叫水煤气,是煤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高温 H,和 CO 的混合物,反应为:C+H2O-H2+CO。液化气是石油分馏产品;主要成分为丁烷(CH),混有少量的丙烷、戊烷和己烷等;常温为气态,加压后成液体贮存在钢瓶或管道中;天然气、沼气、瓦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集备优化了教学设计,张扬了个性,弥补了不足,为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提供了最佳方案。相信,大家齐努力,共献策,教育教研之花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阅读 8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