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 国粹润童心——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实验文博
创建于2023-11-08
阅读 16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珍贵遗产,它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戏曲,作为一种多元的表演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文化情感和智慧。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的传承发展。我校特意邀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雁北耍孩儿”代表性传承人薛志花,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张晶晶,于2023年11月8日下午,来到校园为孩子们上戏曲传统文化课,让师生零距离学习感受优秀戏曲文化。

  艺术家们为孩子们普及了大同地方的戏曲文化。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看得津津有味。

01:27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大同本地戏曲《耍孩儿》。耍孩儿戏又名咳咳腔,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是流行于朔州、怀仁、应县、山阴原雁北一带的地方戏曲。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深受当地观众的喜爱。耍孩儿戏被专家誉为 :" 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 。

00:19

  《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听起来琅琅上口,亦歌亦戏。流传甚广,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让同学们拍手称赞。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戏曲演员,用一个又一个十年的刻苦训练,才使得中国传统戏曲得以传承和发扬。

      老师们积极与台下同学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参与,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01:38

     《三娘教子》明朝时,儒生薛广外出经商,遭遇劫匪,被同乡冯迎所救,冯将薛广托付的家书和五百两银子交给薛保。张氏、刘氏得知薛广未死,便逼薛保交出薛广的尸体,并变卖家产,携倚哥改嫁。冯迎回乡后,散播薛广客死他乡的谣言,张氏、刘氏便带着倚哥离开。薛保带着三娘和倚哥搬到破茅屋居住,三娘纺布织绢,薛保上山打柴,供倚哥上学读书。后薛广高中状元,父子团圆。老师现场展示戏曲道白,孩子们受益匪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活动中,文化馆老师们现场传授身段、表演特征等,让同学们上台沉浸式体验,短短几分钟的学习,同学们举手投足间有模有样。这神奇的戏台和变幻的演绎,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一颗小小的亲近传统文化,传承这古老又美好的民间艺术的种子。

  文化馆老师们热情激昂、细致清晰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了戏曲的综合性、程式性及虚拟性三大特征。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沉淀着国人几千年来的审美意趣,凝聚着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此次 “戏曲进校园”活动,不仅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戏曲文化的距离,加深了学生与传统戏曲文化的了解,还让孩子们体验到戏曲的艺术魅力,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编辑:三年级组

审核:德育处

阅读 16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