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进促成长-太平明德小学《倍的认识》同课同构主题教研活动

太平明德小学
创建于2023-11-08
阅读 10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入贯彻落实22版新课标精神,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让全体教师把新课标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到实处,2023年11月8日(周三)下午,洛龙区太平明德小学数学教研组在实验室进行了常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三年级《倍的认识》为课题,有同课同构展示、教师评课交流、领导总结发言三个环节。全体数学教师立足本校学生实际,坦诚直言用心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一、同课同构展示

第一节由王晓杰老师讲授《倍的认识》。

第二节由吕东佳老师讲授《倍的认识》。

第三节由倪海展老师带来《倍的认识》微型课。

二、教师评课交流

三、领导总结发言

肖主任主持发言。肖主任首先向老师们传达了我市我区最近在数学教学方面组织的交流互动。今天上午举行了《洛阳市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钉钉小盒教师可以看回放;明天上午举行《洛龙区常规教学创新管理推进会》,展示教学教研成果,交流教育教学经验。肖主任号召老师们向优秀老师、优秀学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杨校长最后总结发言。杨校长首先肯定了三年级组的团结协作,新教师做出了精美的PPT课件和道具,青年骨干教师磨出了重点突出内容扎实的教学设计,老教师查缺补漏细心点拨,共同呈现了精彩的同课同构。杨校长接着肯定了老师们的用心点评,点评既提到了三位老师的闪光点和进步,也明确指出了可以优化的点和进步方向。杨校长最后嘱咐,请老师们在以后的教研中继续说实话做实事,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让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四、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分享

听课感受

吴俊霞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乘法、除法,知道了几个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是初步认识倍的意义。

1.情境引入,激发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两位老师由冬吃萝卜夏吃姜这句俗话,引出画有红萝卜和胡萝卜的主题图,通过观察胡萝卜、红萝卜的数量,指导学生先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两个数量之间的和与差关系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由此引入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新的关系-倍的关系。

2.重视让学生用圈一圈,动手操作来理解几份与几倍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指导让学生把胡萝卜看做一个整体,圈一圈,然后让学生观察,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把几份与几个几联系起来,突破对于倍的理解。从而得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初步体会3个2根与3倍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又利用任务单,第一行两个O,让学生利用倍的关系,在第二行画出任意图形,但是总数必须是第一行的三倍。接下来的练习题,层层深入,有梯度,让学生充分练习,从而理解什么是倍。

3.发现规律,建立倍的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12朵黄花放在第二行,第一行给出不同数量的红花,以红花为标准量,教师又通过改变标准量的数量,体会标准量与几倍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让学生辨析,使学生体会到标准量的变化引起倍的变化,标准量越小,倍数越大,标准量越大,则倍数越小。

听课感受

王世光

今天学习了三位老师《倍的认识》,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孩子们学习时感觉比较困难的一个概念,为什么理解掌握倍比较困难呢?因为倍是从加法结构过渡到乘法结构。对于两个量的倍比关系的真正理解,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乘法结构,而倍的学习,正是构建乘法结构的伊始。教师要多加引导,学生的语言要数学化,要规范。抓住本质建立倍的概念。

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经验和素材为教学的生长点,要艺术性的处理学生的问题,多追问,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互相说互相解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促进思维的火花迸发。

听课感悟

陈灿霞

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个反复持续的过程。

老师充分利用和扩展教材资源,通过创设情景。比较红萝卜、胡萝卜的根数,然后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来完成。

接着让学生明确谁和谁比,在找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一是标准量不变,比较量增加,体会倍的变化。二是改变标准量,感受倍的变化。整个过程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加深了学生对倍的知识理解。

学生解读学习任务单,特别是如果第二行摆12朵黄花要使第二行是第一行的三倍,第一行要摆几朵红花,这是对倍的逆运用,是倍到份的回归,从而让学生加深了对倍的认识、理解、应用。

听课感悟

金运超

三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课上老师非常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把“倍”的认识转化成两种萝卜的关系,使“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的个数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实物转化成寻找图形之间的关系,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都反映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这样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简单易懂,学生的学习既轻松又高效。整个探究过程层次分明,通过圈一圈,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老师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之后安排了有目的的操作,从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在有了丰富的感性和理性经验后抽象出概念、从而理解了“倍”的算理。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玩中学,学中玩。这节课学生不但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完整地建构“倍”的概念,有效培养学生用迁移,验证等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和操作等各种能力。

听课感悟

肖云辉

今天下午,数学组全体成员聆听了三年级组的《倍的认识》这节课,三位教师能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堂生动活泼,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且教学过程中多处呈现亮点。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倍的认识”对孩子来说比较生疏,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相差关系的基础上的,突然的转变成数量之间的倍的关系比较难。教师在处理这一部分的时候利用情景图出示,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出示自主学习单,让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算一算。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学生对学习单中的问题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在后来的交流中就非常自然的说出:将3个圆圈看成一份一般用圈一圈的方法。

一节课的教学与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单紧密相连。教师设计作业单比较注重思维的培养。在多道圈一圈、说一说倍数关系后学生的思维有了跳跃性发现,可以用从12里面有几个几入手从除法算式理解倍数关系。特别是教师出示12朵黄花,提问学生红花可能是几朵?这一问题学生的思维跳跃出多种答案。在此教师又强调了为什么黄花同样是12朵,而倍数却不一样?理解了标准量,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了核心素养。

听课感悟

黄俊苗

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的第一节课,要求学生初步地理解倍的概念,并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三位老师都给我们展示出了他们对于本节课的理解与掌握。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想法。

一、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们在秋天时兔子家的萝卜熟了这一故事情境进入本次课的教学。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从而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然后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说说自己从其中所知道的信息,并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从而展开本节课的教学,这一方面非常值得我学习。

二、层层深入感悟倍。

老师们进行层层深入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抽象的“倍”的概念。第一层:由“几个2根”认识“几倍”;第二层:标准量不变,变化比较量,比较量不变,变化标准量,感受倍的本质含义。同时每一层次的教学完成后都有相应的小结。但是在教学中没有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评价,这也是一个遗憾之处。不过这也是我们教师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相信通过不断地磨练,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所成长。

三、练习环节形式多样。

三位老师齐心设计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不会整节课都在听课,那么这时进入课堂的后半段,通过形式丰富的练习很快地将孩子的注意力再次吸引到学习中。同时这些练习也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倍”的认识,也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孩子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想法,本次教研使我们都有了更多学习磨练的机会,从而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

五、本次教研活动小结

学习无止境,教研无止境。在本学期,我们太平明德小学数学组的教师定会脚踏实地、敢于创新。相信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太平明德小学后期数学教研工作会更加扎实有效。

编稿:刘晶
审阅:教导处
阅读 10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