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融合教育新理念   探智慧校园新路径
——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小学名师走进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第四批百千万”培训班综合实践小组
创建于2023-11-08
阅读 99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11月8日,广州市百千万工程小学名师跟岗学习进入第4天,我们走进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成功的活动,通过这次访学交流活动,广州市的小学名师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的教育模式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培新小学的校园环境非常优美,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校园内的设施齐全,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等一应俱全,并且都非常现代化。这些优美的环境和设施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条件。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广州市的小学名师们深入了解到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开展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启发带回广州市,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融合课例展新念

课例一:跨学科数学学科教学课例《为投壶设计场地图》

  我们聆听了任娅兰老师跨学科数学学科教学课例《为投壶设计场地图》。本课通过设计投壶场地图,让学生利用数学的几何知识和测量技能来确定和计算场地的具体尺寸和布局。学生需要计算出各个投壶区域的面积和周长,从而合理安排投壶的位置和距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课例与学校的特色活动“投壶”相结合,引出主题“圆的认识”。课堂多次融入了地理等学科的内容。学生需要考虑场地的地理特点,例如地形和地貌,来选择最适合投壶比赛的地点。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形对投壶的影响,如斜坡、坑洼等,以便更好地设计场地。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数学和地理学科的关系,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学科能力。这个课例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分组进行场地设计,并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合作并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发挥各自的专长和才能,共同完成课题。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个跨学科数学课例,我们认识到融合教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教学,既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课例二  跨学科数学学科教学课例《投壶场地有多大》

  第二节是李璐老师的跨学科教学课例《投壶场地有多大》,该课很好地将数学学科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投壶的场地大小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课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分享。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研究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尝试。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听课我们深刻认识到跨学科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课例三  跨学科体育教学课例展示

  刘浩老师的跨学科体育课例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引发了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刘老师的课堂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需要相互合作,通过协作与沟通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体育活动,学生们能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释放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这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方法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过聆听了课例,我们深刻认识到跨学科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我将努力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我也将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

专题讲座,引思考

专题讲座一:《预见问题  遇见可能  育见成长》

  精彩的课例展示后,培新小学心理工作总负责人郝梅梅主任作《预见问题·遇见可能·育见成长》主题汇报。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悟。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提前预见并关注孩子可能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通过预见问题,我们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遇见可能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回避和逃避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是要勇于面对和接纳,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处理问题。通过遇见可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沟通关系。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支持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包括建立正面的家庭氛围、提供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关注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等。通过育见成长,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实现全面的发展。

专题讲座三:《让数据从“隐性”走向“引擎”——培新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思与行》  

  在聆听刘铭副校长的《让数据从“隐性”走向“引擎”——培新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思与行》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对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学校强调了数据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对教学过程进行引导和改进。数据可以提供教师教学的依据,帮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教育者。刘校长还介绍了培新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实际案例和成效。智慧校园的建设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学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智慧校园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刘校长提出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挑战和困难。智慧校园建设需要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同时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持续关注和投入。

学校还邀请了三位青年教师为我们介绍在一线工作、使用新技术的老师们为我们介绍。我们深刻认识到智慧校园建设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和研究智慧校园建设的相关技术和理念,努力提升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和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新理念

  11月9日,培新小学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于未娟主任讲了题为《力求通过10%的综合实践课程撬动90%的学校课程》,从以下三方面介绍了学校课程的改革:过去十余年培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历程;近年来培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未来培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方向。

  紧接着,培新小学的孩子们为我们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各年级的孩子以丰富多样的汇报方式,自信,从容地展示了活动的各种成果,充分地体现了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的活动过程,体现了孩子们良好的综合能力。

  连续两天的跟岗学习交流活动于我们是一次收益颇丰的经历。我们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广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积极参与其中,为广州市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阅读 99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