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研磨   砺“新”赋能
——新教师半日活动组织与实施专题研究活动侧记(二)

绵竹市天河幼儿园
创建于2023-11-08
阅读 29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更好地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全面、有效地实施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计划,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管理,细化保教常规,进一步提高教师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保证一日活动更加科学、规范、有序、有效。近日,绵竹市天河幼儿园开展了第二场次的“新教师半日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沉浸式教研活动。共有三位新教师分别提供了半日活动现场。

沉浸观摩,心有所悟

早上八点,观摩教师深入班级,实地观察师幼互动现场,分别对晨间活动、集教活动、区域游戏、生活活动等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观看研讨,全面了解各班级教师的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幼儿能力表现、保教配合等方面的情况。

晨间活动——乐享运动

教师投放丰富、适宜的运动材料,孩子们与老师一起参与到运动中,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运动中锻炼。

晨间锻炼——活力四射

花棍、拉力球、海绵棒、体能环……教师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选用适宜幼儿的器械,利用晨间锻炼,丰富活动形式,优化组织策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晨间锻炼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锻炼体能,提高身体素质。

集教活动——教中有“思”

教师结合活动主题和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及时把握幼儿学习的生长点,设计了游戏化、趣味性的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探索、思考、学习。

区域活动——“域”你同乐

区域活动中,老师们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做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观察者,为幼儿提供安全、有趣的材料。孩子们在教师营造的安全、愉快的区域环境中,快乐投入区域游戏,得到个性化需求的发展。

生活活动——独立自主

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对幼儿都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在半日活动的组织中,两位老师和保育老师配合默契,让幼儿更自主地开展生活活动,从而促进良好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的培养。

研之有“理”,思之“域”行

观摩结束后,执教老师们从半日活动的设计、活动目标、活动组织、保教配合、活动中的发现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活动反思。

观摩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在观摩中发现的“哇”时刻及心得体会,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意见。

集体研讨中,大家肯定了执教老师们在半日活动各环节时间点、流程环节的把握,同时详细指出了环节中可以优化提升的部分以及从教育环境、户外活动、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等方面给予了同伴更多建议。

天河幼儿园园长王冬雷对教师们在半日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的儿童本位与儿童立场;幼儿生活中的自主管理与在游戏中的自主学习;各班半日活动环节的自然转换与有效衔接,教研中的深度反思与同伴互助等方面作出了充分肯定,并对如何把握领域核心经验,如何在游戏前、中、后给予幼儿有效支持,如何在生活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等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意见。

半日活动观摩,互动的教研模式,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一个群体共同成长的过程。研有所思,研有所获,研有所用。通过此次半日活动的观摩研讨,绵竹市天河幼儿园的老师们一定能更加清晰半日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策略,做到真正的关注幼儿、尊重幼儿,支持幼儿。

编辑:曾科

初审:张娜、张国英

终审:王冬雷

阅读 29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