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习方法 | 朗读是语文提分基础

创建于2023-11-08 阅读339

  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是语感。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接感知判断,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任何人不可能根据词语的理性含义和相关语法规则来理解句子,而必须凭借语感。朗读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很多家长和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其实都忽略了大声朗读,很多孩子性格比较内敛,也不愿意出声读课文。大声朗读对记忆也很有帮助,那些背课文比较快、比较准的学生,往往都喜欢大声读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会给孩子朗读课文的任务,就是因为学校非常清楚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的基本功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朗读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在小学时期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这个时期充分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语言以自己的形式表达出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利用反复的朗读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一、“认真读”与“读准”是扎实打好朗读的基础。养成孩子从小认真读书的习惯,首先得从“读准”抓起。所谓“准”,就是要求孩子音准,不任意添字掉字,特别注意不可拖长尾韵。为了真正做到读准,一定的齐读是必要的,但更应注意学生的独立朗读培养,反复训练,力争做到“字字咬真、字字咬准”。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为今后提高朗读能力打好基础。

二、要抓好“标点符号、句子结构、关键词语”三个环节。在读准音的同时,要求孩子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符号的习惯。根据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读出抑扬顿挫。各种标点符号都有它们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不同的标点符号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听者会受到美的熏陶。

三、大声朗读与记忆有直接关系大声朗读对记忆也很有帮助,那些背课文比较快、比较准的孩子,往往都喜欢大声读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校会给孩子安排朗读课文的任务,就是因为学校非常清楚朗读的重要性。当然,大声朗读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除了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大声朗读还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让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这些好处不仅对孩子眼下的学习有帮助,还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朱熹在这方面论述很精辟。他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其义皆若发于我之心。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就成了后来读书的正确标准。


  众所周知,语文考试结果大部分是及格很容易,但想考高分却非常难。为了提高分数,家长给孩子报各种作文班、阅读班,却常常忽略了“说话”的学习。人们常说,会说话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能力。在我多年来的教学来看,只有多开口、多表达,孩子的语文成绩才能越来越好!在国内,由于应试的需要,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在语文学科中的书面表达能力,忽略了最基本的说话教育。事实上,相比于只注重书面表达的孩子,会说话的孩子更具备下面4点优势:  

 一、有丰富的识字量和词汇量话说得越多,表明孩子认识的字、懂得的词就越多,这不仅有助孩子开展交流,更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二、具备一定的逻辑梳理能力会说话的孩子,不仅拥有大量的词汇量,还懂得梳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顺序,在表达的同时注重语言的严谨性。

   三、善于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陈述、反问、排比、举例说明……会说话的孩子,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还会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四、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相比于人云亦云,这一类孩子更倾向于形成自己的观点,也更勇于去表达,这也将反过来激发孩子的思维。

  对于口语表达的训练我总结出以下三点建议,供各位家长参考借鉴:

1.培养朗读课文的习惯常说,朗读是提高“说话”能力的最基础法方法。孩子开口朗读,既有利于锻炼发音吐字,有助于加深对优秀语句的记忆,更能加强他们的语感(例如,文章如何断句,字词的轻重读音如何分配,等等)。因此,家长要选择优秀且适龄的文章或段落,让孩子大声朗读、反复朗读。

2.丰富孩子的口语素材字词和表达方式的储备程度,决定了孩子的表达水平。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多读多抄好词好句和表达方式,鼓励孩子在写作和口语中模仿运用。此外,家长还要为孩子备一本字典,及时查看不懂的字词将增加孩子阅读、口头表达的兴趣和专注力。

3.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只有多实践多练习,才能获得能力上的提升。为孩子营造畅所欲言的交流氛围,倾听孩子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带孩子参加读书分享会……多给孩子创造表达的机会,孩子才能不断总结和改进。提升孩子的语文成绩,就要让孩子敢说、会说、乐说,家长现在培养还不晚!

朗读是全方位提升成绩法宝

一、表达可分成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大部分。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小学生语发展而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 “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孩子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  

 二、学会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 ,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 孩子平常少读,或读而不熟,看到作文题目时或口语表达时,可用的表达框架就会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 ,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孩子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三、对于右脑开发有所帮助。因为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欣赏自己的声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诵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这就很好地开发和训练了右脑。α波(8~13赫兹)被称为放松波。α波频率较慢,在这种状态下会产生快乐感、幸福感、深沉的放松、直觉地涌现出创意等。科学家发现,脑波的节奏越缓慢,知觉上时间也会缓慢进行。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使用右脑时涌现出大量的α波,这恰恰开启和使用了右脑。人在诵读时口腔、肌肉、舌头、气流等的运动可以激活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特别是额叶、颞叶和顶叶),在诵读时还可以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达到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的状态。坚持诵读,大脑就会变得灵敏好用,记忆力、注意力等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四、有利于改变自卑让孩子更有自信大部分语文学困生的突出表现就是不会大声读课文,大声读不好课文。从大声朗读开始训练,许多学困生能在读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力。诵读可以激发激情,提升自信心,反复诵读可以增加孩子的胆量,使孩子变得大气、大方。特别是在集体诵读时可以相互壮胆,进而产生诵读的热情和激情。

五、积累的知识现在许多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当然困难。将来做学问、搞研究,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小学生的诵读能力,此时就转化成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转化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了书义,也便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理解能力,对生活自然有了正确的观点、态度。

阅读 3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