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研踏歌行,赓续红色润童心—记画桥镇中心小学教研开放日活动

十八
创建于2023-11-08
阅读 3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


                    培训是最美的遇见,


                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


                      知无涯,研无境。

“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久。”为突出教研文化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11月7日开展了教研开放日活动。

精彩纷呈的课堂

语文组

彭紫薇教师的授课内容为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她在课堂上注重情境引入,同学们渐入佳境,使得整堂课氛围极佳。教学时彭老师以古字“司”导入,用竖文去标点的形式诵读都让人眼前一亮,通过读文、解文、品文、诵文四个步骤,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感受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孩子。整堂课设计合理,主题突出。

彭老师课堂上拿纸让学生击破,感受持石击翁,师生互动性极强。

第二堂课由吴玉琦教师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吴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步步突出重点。轻松的课前谈话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教学中关注语文要素,让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共同学习,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并注重学生的读与练,课堂气氛活跃,以读促情,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

吴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说课环节

两位老师就他们刚刚所上课的内容,从说教程、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这几大板块入手,把完完整整的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展现在眼前!

评课环节

教研室张红萍老师对两堂课进行点评,针对《司马光》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1.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应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2.《司马光》为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通过多层次反复读,让教学目标在读中完成。

3.让学生进入司马光的角色,在角色体验中理解司马光的形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对《少年闰土》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1.关注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鲁迅文字的高妙。

2.关注鲁迅描写人物的文字,将小细节放在大背景下描写。

3.注意事件的详略得当。



最后张老师给两位教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数学组

  第一节课是由周梦莉老师带来的《认识几分之一》上课一时周老师创作的月饼情景,通过将6个月饼,4个月饼,两个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从而引导出无法用整数来表示分的结果,引出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接下来周老师充分的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探究。认识1/2,1/3等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整堂课思路清晰,学生的思维有碰撞,有启发。

第二节课是由郑青青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郑老师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图形,说说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通过这几个内容的复习,初步让学生知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有联系的。

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郑老师让学生独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的让学生通过观察、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猜想,让学生在经历中获取探究知识。随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随后,两位老师对刚才她们所上的课进行说课,从说教材,学情,教学教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和反思入手,把完完整整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展现在眼前!

来自锦江小学的教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他认为两位老师的课条理清晰板书简洁,时间把控很到位!

本校教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万老师觉得:课堂应该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交流。

教研室的吴主任给了我们年轻教师宝贵的建议:一堂数学课最重要的是抓核心问题把握数学本质,引发学生思考。在数学活动中要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操作讨论发现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程主席也对吴主任的话进行了总结,就是我们年轻教师一定要花时间多钻研教材,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自己有一桶水。我们要在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最后:吴主任和程主席为两位执教老师颁发证书

英语组 综合实践组

画桥中心小学英语教师潘连贵,正在执教六年级英语第三单元My weeekend plan PartB lets talk部分。

新知呈现环节,潘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上,同学们融入到潘老师创设的英语环境当中,师生配合默契,其乐融融,教室里座无虛席。

兄弟学校同仁,主管英语教学的黄米宗校长,教研室教研员董老师,以及全镇所有英语教师一起参与本节课堂当中

整堂课从热身环节,到新知呈现,再到重难点突破,最后到巩固练习,情感升华,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整堂课教学有条不紊。

综合实践课到底怎么上?我想,听完吴梓曼老师的这堂制作垃圾桶这堂课,你心中的困惑一定会烟消云散,吴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种类垃圾桶的设计图案导入,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在垃圾箱制作环节,吴老师走入同学们中间,精心指导,给予及时点评和鼓励。

同学们积极上台展示自己的得意作品

评课环节,由画桥中心小学黄米宗校长主持,大家纷纷进言,并且抛出问题,教研员董琪星对两位执教老师的课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内,如何上好英语课以及综合实践课,教研员董琪星为大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家拋出的问题指点迷津!

董琪星老师为优秀授课教师进行了颁奖,对于她们精彩的课堂给予积极的肯定。

“善学者明,善思者智。”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带给老师们的是源源不断的思考和永不止步的成长。

每次用心聆听,

都是为了积攒奋进的力量;

每次相聚共学,

都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让我们积聚能量,

躬行实践,

助教学水平迅速提升!

编辑:桂嘉莉

审核:曾黎华

签发:潘建军

阅读 3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