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
在新教材、新课改、新高考(“三新”)大环境下,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与新要求,探索新策略与新方法,让语文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真正落地。日常工作立足“备、教、批、辅、考”五环节,语文课堂探索“大单元”下的群文教学和比较阅读,引领学生走进不同文本,探究其同异并感受新教材在选材和编排上的匠心独运。
积极开展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创设各种语文学习情境,让“大语文”学习时时都在,处处都在,让语文素养在“润物细无声”中落地生根。学生在课前演讲中学习“我的偶像”,了解“国际民生”,从而树立胸怀天下之志和浓烈的家国情怀。
学生在课下随笔中书写眼前事,抒发心中情,在“聆听春天的声音”“夏的乐章”“感秋”等习作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及生命的真谛;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不断建构经验和方法,于名家名著中感受人生悲欢离合,于“大红楼”中探寻中华博大文化之美;学生在课本剧中不断打磨和创造,精心演绎新版《窦娥冤》《雷雨》和《哈姆雷特》等经典名著,品味创作与协作的成功与喜悦。
教育教学离不开激励性评价,在激励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扎根三尺讲台,深耕细作,久久为功,点点滴滴,悠然于心,做一名有情怀有温度的教师,做一名有爱心有智慧的教师,做一名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教师!
文稿: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