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青少儿学习、培养兴趣的新方向,随着国家对于少儿编程的重视,少儿编程已经成为了互联网热搜词。我们知道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的出现将会取代现今社会中大部分职业。想要不被取代最好的方式就是成为人工智能的创造者,而人工智能的基础就是编程
芬兰教育部长说:“在未来,如果你的孩子懂编程,他就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
在人工智能时代迅猛前来的现在,让孩子学习编程,显然不是单纯为了让孩子学习算法、代码,而更多地是在培养孩子丰富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其中,孩子必须去思考如何把代码合理的安排在整个程序中,才能让程序流畅的处理输入、演算、直到输出,这个过程对孩子分析事物逻辑性有极大的提升。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编程学习却是一个要求非常专注的学习过程,这对大部分较低龄的孩子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不过编程学习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巨大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游戏化学习,而且趣味性十足。通过类似游戏的角色代入,关卡设置,通关奖励等手段,可以让学生自主的沉浸在编程学习情境中,更加专注的学习,这便在无形当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专注力
另外,排错是每一个编写程序人必经之事,不论大人小孩都没有例外。有时候只是少打了一个字母或是在某一行末尾少了一个分号,就会造成程序大乱,更别说逻辑分析问题上忽略的某种状况和陷阱。所以,在写程序过程中,排错是无法敷衍了事的,需要细心的纠察问题原因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能有效的改正孩子马虎行事的毛病,以提高孩子的细心和耐心!
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高级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在 3-7 岁开始萌芽,7-15 岁迅速发展。这种思维,不仅需要家长的引导,还需要孩子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和学习
而学习编程,就像学习第二外国语一样。如果说学外语是为了跟外国人沟通,学习程序就是为了跟计算机沟通。更有趣的是,你碰到老外不会说英文还可以比手画脚,跟电脑可不行。这意味着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化具体为抽象的能力,编写正确的程序,让程序能够按照孩子想象的方式运行,这是集思广益的过程。让孩子发挥无限想象并动手实现,让不懂得思考的电脑,也能了解与表达抽象的事物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孩子们每次编写新的程序,其实都是在接受新的挑战;而且在思考代码搭建以及排错BUG问题的时候,又潜移默化地训练了他们应对困难和失败的能力;在孩子编写的程序成功地运行时,那种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更是在鼓励孩子,让他们继续对学习充满动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