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有所得,研有所获——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三)

创建于2023-11-08 阅读463

 为深入推进“新课堂”建设,创新教学研究模式,积累集体经验智慧,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在王莉组长的组织下,实验小学三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于2023年11月8日下午,在三年级数学组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教研活动。本次集体备课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王莉组长对单元设计进行了说明。其次由陈崇敬老师、王鹏老师、杨玉娇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对第5单元三个课时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地解说。最后全体老师对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和修改。

三年级数学第十周集体备课安排表

         王莉组长首先对单元设计进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提出:“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可以有效促进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王莉组长主持

全体三年级数学老师集体备课

  在交流中教师们纷纷踊跃发言,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年轻的新教师,都积极地把自己融入到讨论的氛围中,针对备课主题,结合课标、教材特点、认真研究,最后整合大家的教学智慧,达成共识。

陈崇敬老师教学思路讲解

  陈崇敬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第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

王鹏老师教学思路讲解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课是在学生已掌握的“倍”概念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时,王鹏老师创设情境,通过用“小熊”和“蜜蜂”与“花”图引入,巩固加深对“倍”概念的理解,为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做好认知上的准备。

杨玉娇老师教学思路讲解

  杨玉娇老师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乘法和除法,认识了倍,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杨玉娇老师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举行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传承教学智慧和提升教学技能、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环节。

        最后,全体老师对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和修改。对好的地方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足之处给予适当建议。通过集体备课,培养全体教师积极进取的意识,通力合作,使得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能秉持新课标理念,结合教学实践,让课程新理念落地生根,让素养发展落实结果!

阅读 4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