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韵正浓时  悄然迎立冬——丰城市耀华学校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東屿
创建于2023-11-08
阅读 3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立冬,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是一个轮回的休止,也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立冬之由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霜降后十五天,斗柄指西北,太阳到达黄经315度。“立冬”这个节气很有内涵,“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有“终止、收藏”的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之三侯

        一候水始冰      

        立冬时分,天地愈渐寒冷,地面霜露始结为冰

  二候地始冻      

        寒气愈冽,冷风侵袭,早晚温差巨大,地面开始上冻。

  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这里的雉一般指像野鸡一类的大鸟,里面的蜃则指大蛤,表示节气一到,像野鸡的大鸟就很少看到了,不过这时在海边却能经常看到大蛤,所以人们都认为是雉入水后变成大蛤了。

                 立冬 · 习俗

                   迎冬和祭祀

        季节的变换是古人观念中重要的时间节点,传统上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称为“四立”,很受古人的重视。所以,在立冬这一天也逐渐形成了很多的习俗,比如迎冬。

         在立冬这一天,古代的皇帝会有迎冬之礼,这一礼仪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比如《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明清时的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去地坛祭祀,行“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农民们则习惯在这一天到土地庙、龙王庙祭祀,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交子之时”吃饺子

        时序进入冬令,古人认为天转寒冷,万物皆藏,此时最应该补充身体营养。谚语有云“立冬补冬,补嘴空”。

         旧时农耕社会,人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操劳,到立冬就得好好休息一下,犒赏一年来辛苦的一家人。

        北方有的地方在立冬日吃饺子。饺子包含有时间转折、更替的意思,而立冬正是秋冬季节的交替时候,人们看来吃饺子是合宜的。

        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南方立冬时节会吃些鸡鸭鱼肉,“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吃鸭子

        立冬,还有着“北吃饺子南吃鸭”的说法。萝卜老鸭煲,便是立冬日在南方经常现身的滋补佳品。醇厚香浓的滋味,温暖身心,开胃健脾。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立冬时节,人们一般会把绿白相间、剁碎的葱末放在小碟子里,再加点香醋、香油,拿其他食物伴着吃,爽口却不至于辛辣,温润身心,也算冬日美味。

                  添冬装 道珍重

        古时候,立冬算是一个更换冬装的“寒衣节”,大家穿上新衣服,相互“拜冬”,互道珍重。根据明、清时期岁时习俗的记载,一进农历十月,京城里家家户户必“添火”。“京师居人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撤火。”添火日就是所谓的“寒衣节”。

         宋代每逢立冬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修农具、酿黄酒

         隆冬时节,农事已毕,农家对所有农具都应该趁闲暇时加以检查,进行整修。如果发现有损坏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来春贻误农时。《礼记·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农计搁耕事,修来招,具田器”。所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冬季水清冽气温低,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千百年来,黄酒的后人们遵循古训,一丝不苟地在这一天浸米、蒸饭、落缸、开耙、发酵……酿成的美酒,色泽清澈,入口香醇,是时节最好的馈赠。

  补冬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冬泳

       在我国多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立冬——手指律动

00:20

                 立冬 · 诗词

                  立 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 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立冬养生

        立冬养生,当然不只是食物“补冬”,吃、喝、睡、行与情志都在养生之道。

  立冬后,天气寒冷,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饮食“少咸增苦”

       肾主咸心主苦,若咸味吃多了会使心阳力量减弱少,咸增苦可补肾固精补益心脏,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适合选择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橘子等。

  冬天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要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以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早睡晚起忌熬夜

       冬季养生主要是万物蛰伏,收藏阳气睡眠应遵循早睡晚起的规律,随着太阳的升起和降落来调整作息,冬季要养阴,夜晚睡眠时间要比夏季更长避免肾气受损。

  冬练切勿剧烈运动

        冬三月运动应遵循“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是指激烈运动时皮肤开泄、出汗,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所以冬天的运动,应避免过多流汗、开泄皮肤而应多做静功,如瑜伽、慢跑、散步等,轻缓运动才有利于养藏避免损伤阳气。

  春来夏往,秋收冬藏。每个季节都将自己的秘密,藏于世间万物,登上冬的舞台,叩响冬的门铃,等你一起来发现!

阅读 3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