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实验  科学大道理——怀远县第三幼儿园教育集团延时服务之科学探趣

胡图图
编辑于2023-11-10
阅读 11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科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怀远县第三幼儿园教育集团将趣味科学实验融入延时服务课程,让幼儿动手参与科学小实验,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泡泡长龙

  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泡泡、玩过泡泡,并从中体验到了许多乐趣,但对泡泡的制作过程和形成原理了解不多。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和材料,一起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泡泡长龙"的奥秘。

00:25

实验材料:

       纸杯、皮筋、湿巾纸、洗洁精、水、大容器、色素。

实验步骤:

       1.将纸杯底部裁出小洞;

       2.把湿纸巾覆盖在纸杯顶部并皮筋固定;

       3.将裹有纸巾的一方放入泡泡水中蘸取适量泡泡水,拿起即可吹泡泡。

实验原理:

       将洗洁精掺入水后降低表面张力,使得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水膜;当我们吹气水膜通过洗脸巾很多细小的孔形成很多小气泡。

扎不破的纸

  孩子对水并不陌生,也都见过与水特性相关的现象,但很少主动思考一些特殊现象与水的张力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水的张力,在不断实验游戏过程中感知张力的神奇。

01:14
00:19

实验材料:

       纸巾、塑料瓶、水、盆、牙签。

实验步骤:

       1.取一张纸巾平整的放在瓶口上;

       2.将纸巾牢牢的粘在瓶口上;

       3.将瓶口倒立,拿出牙签;

       4.将牙签插进瓶口中,纸巾居然扎不破。

实验原理:

       装满水的瓶子与纸巾紧紧贴合之后瓶中的气压就变小了,水表面的张力不会让水往外漏,瓶子里的水被空气和纸巾一起托住,插入牙签也不会破坏水表面的张力,所以瓶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有趣的静电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脱衣服时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梳头发时看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的现象感到很神奇,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个小实验了解静电产生的原理。

00:16

实验材料:

       梳子和纸巾。

实验过程:

       1.将梳子放在头发上进行摩擦;

       2.尝试将梳子靠近纸巾;

       3.有静电的梳子就能将纸巾吸起来。

实验原理:

       当梳子在头发上摩擦时就会产生静电;由于梳子上所带的静电与纸巾上所带的静电是相反的,不同电荷相互吸引,所以梳子就会吸引较轻的纸巾。

  小小的实验蕴藏着大大的科学,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相信每一次的科学活动,都会给孩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期待怀远县第三幼儿园的孩子们继续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究和实践,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在科学的蓝天里自由翱翔!

阅读 11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