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闭症,你真的了解吗?
目前自闭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国内呈上升趋势。据数据显示,自闭症的发病率为 2%-3%,其中患者是男孩的比例比女孩高3-4倍。
患上自闭症的儿童,其核心行为特征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局限、刻板重复等,且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此视频中,儿童有明显刻板行为出现,拍手、摇头等行为。刻板行为,是一种重复的、固定的、无明确意义的某种行为。通常,这种行为被打断时,会引发强烈的情感冲突。)
据统计,有半数以上的自闭症儿童伴有明显的智力低下,其中有14.9%在7岁以后仍不会说话,35.6%的运动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71.2%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比同龄儿童差,只有7.1%的自闭症孩子能独立外出购物,有少数自闭症孩子在绘画、声乐、甚至计算等方面有过人表现。
一般自闭症患儿在1岁后就会出现明显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表现,如果日常生活中察觉孩子有异常,比如不愿与人沟通、行为刻板、社交障碍等症状时,应尽早带孩子到儿童发育行为专科进行评估。
此图中儿童已经出现自伤行为,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特殊,对于他们来讲,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式。他们这样的反应是努力恢复他的平衡,他们主要通过挤压他头部的某个部位来实现。这个区域位于头部的顶端,在自闭症者身上是极其敏感的,因为它符合“手动”大脑的“中央控制台”的位置。
在家长看来,孩子拍打自己的头部是非常担心的。但是我们要保持冷静,一定不要惊慌失措。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来帮助孩子,帮他们找到更好的情绪发泄方式。
研究人员把自闭症患者的自伤行为分为11种,分别是:打自己、咬自己、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地面物体、把手指伸入除嘴以外的身体开口处、抓自己、拔头发、戳眼睛、撕扯头发或皮肤、用物体打自己、拔下手脚趾指甲、拔牙。其中,打自己和咬自己的频率最高,发生率高达 93%和80%。
策略:能够消除自伤行为的方法主要包括:预防策略、系统脱敏法、强制改变等。
平时家长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发育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搭理人、兴趣狭窄、不会正常表达需求等症状时,应该尽早寻求专业诊断,以免耽误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有问题可以随时前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