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伴成长 阅读分享(一)——《科学素养怎么教》读书分享(张庆)

张庆
创建于2023-11-07
阅读 6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特级教师邵锋星所著的《科学素养怎样教?》一书,书中以笔记的形式,将他多年来对科学教育的思考和实践,从“基于素养的科学教学”、“科学概念怎样教”、“科学探究怎样教”“跨学科科学教学怎样做”四个方面阐释了“科学素养怎么教”,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的新课标学习实践中,犹如雪中送炭,给科学教师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和经验,为教师们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

一、注重科学素养的理论渗透     

“基于素养的科学教学”中讲到,在以知识为本到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变革中,我们应该从“关注人的发展”、培养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教育目标出发,准确定位科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全面、系统地思考科学学科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指导的变革。所以,科学素养维度的划分,不仅是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评价指标的需要,更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选择的需要。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是在教“惰性知识”,育以服从、适应、执行他人意志为生存方式的人,学生的主动精神往往会因此被压抑。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从“传递惰性知识”转向“促进深层次了解”,从“仅教书”转向“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步。以学习目标为例,以往的教学中,存在大量的事实性目标,如“了解食物在身体里的消化过程”,这样知识传递式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收获的仅仅是一堆没有结构、散乱的惰性知识,必然无法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首先要研制并内化概念性学习目标,聚焦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科学概念,如:“动物的不同结构特点服务于生存、生活和繁殖等不同功能”。

二、注重科学概念的深层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采用大单元的课程设计,使课程中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使事实与事实间、事实与概念间联系起来,使学生能随着经验的丰富不断修正和完善已有的认识,对概念的理解逐步深入。在单元内部以学习主题引领事实间的联系,呈现有结构的层层递进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同一学段单元之间,保持概念的连贯性,让学生了解概念所具有的广泛的解释能力,形成横向的连贯性理解;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发展为复杂的概念,逐步丰富和发展学生对某领域的核心概念,形成概念的自然框架。     

经过多年的科学教育我们发现,学生也许可以熟记许多科学名词、科学事实等,但对于其中的理论、事实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邵老师提出:将科学概念可视化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概念的深层理解,可通过具象、联结、论证等方法可视化概念。     

1.具象:在声音单元中,由于它是听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通常借用音叉、乒乓球、泡沫球等将现象可视化,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验现象。     

2.联结:事实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将孩子的发现尽量以可视化的方式存在,较长时间暴露在学生的视野中,有便于学生在寻找异同点的联结中发现新的认识,例如用“摆”、“贴”、“连”、“画”等可视化方式引导学生记录科学发现,不仅是思维可见的过程,更为交流研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3.论证:一堂课的板贴是最形象的可视化资料,将板贴通过分类归纳式呈现,恰好再现了实验现象,激活了学生思维,便于交流研讨;同时实验数据、微课视频的可视化,有效解决一些课堂“疑难杂症”的同时又创造培育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好机会。在科学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将科学概念可视化,让学生在研讨中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将科学课堂转变为一个师生、生生交互学习、言思共振的环境,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进行深度理解和思考。

三、注重科学探究的实施要素     

2022版课标中将探究实践作为第一关键词取代了科学探究,这样的变化有利于扭转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僵化、模式化的倾向,我们要理解背后深层次的认识,要把科学探究理解为一种融合了社会、认知和行为等多个维度的实践活动。不仅包含通常所说的行为维度,如科学实验、种植养殖、科学考察、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也必须反映科学探究的社会性活动特点,如合作交流、汇报交流、开放性讨论、科学论证和辩论等,还需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核心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核心思考能力,帮助他们越来越自如地运用证据进行推理,并且建构不断完善的科学理论,这就要求教学中不光设计“动手”活动,还必须蕴含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理性的“动笔”“动嘴”与“动脑”的活动。     

课堂实施中,要注重将学生的亲历活动成为真正的探究实践活动,制定高质量的研究计划无疑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各种材料的“锅””一课,可以制订书面研究计划,通过“我还有新的办法”,“这种方法最简单”等短小精干的提示语,适时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示学生学习,引领探究创新。而计划的制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就需要进行一定的交流、修正和研讨的过程。例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中,教师通过一个问题“按怎样的顺序加盐”,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之间不断交流、修正,最终研讨得出最合理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中,任务变得更有目的性与计划性,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也让我们的科学课堂更富有科学味。这种思维的碰撞一方面提高了探究活动的层次,同时对计划的要求也提高了。研究计划就像无形的纽带贯穿着整个课堂,引领着学生的学习,让他们乐此不疲。     

邵老师的这一本“教学笔记”,是我们科学人的营养大餐,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的学科理论,还有很多精彩的案例和值得借鉴的经验。读完他的笔记,我的思路豁然开朗,让我在凌乱的教育教学中,升起了一盏明亮的灯塔,我知道了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明确了科学培养人的目标,也学到了教学实践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未来的日子,我会继续坚持阅读,坚持教学反思,争做一个理论敏感与实践创新的科教人!

阅读 6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