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不可挡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示范引领明方向 共研共学同成长

创建于2023-11-07 阅读1656

  “秋风迎诗意,教研唤灵思”。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推进研学课堂的深入研究,推动“宜人课堂”的纵深发展,11月7日,三山中心小学承办了丹徒区第六届“宜人课堂”教学节的数学、音乐专场观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两门学科各展示了3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和4个讲座,区发展中心朱红叶、韦兰以及全区三十几名老师参加了活动,收获感触颇多,为以后的学科教学开启创新研究的新征程。   

数学专场

课堂展示亮风采

  六年级《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山中心小学    袁军

00:22

  袁老师引领学生在“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模式下,充分思考,运用画示意图、列方程等学过的策略探究新的问题,培养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全班探究、交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思路的训练。引导孩子提出不同的假设,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不仅让孩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使孩子感受到“假设”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

                二年级   《有余数的除法》

                 黄墟中心小学     杨艳雯

  杨老师大方自如的课堂驾驭能力、富有儿童化的语言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氛围 亲切、热情。同时杨老师注重操作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展示自我,有效激发知识体验,活跃了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

00:19

                  三年级 《认识分数》

                  茅以升学校 李云霞

  李老师这节课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同桌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认识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感悟到分数的含义,能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教学内容丰富,环节设计有趣味,生动体现了新课程精神。 

00:25

评课交流引思考

  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认真倾听,捕捉课堂精彩,积极探讨,既充分肯定了执教老师的辛苦付出,又就一些环节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思维的碰撞使得研讨氛围十分融洽!

讲座引领促成长

  本次活动邀请了部分老师就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徐娟老师围绕《“问题”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提出,有趣且有价值的“问题串”,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他们的认知平衡,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励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因此,“问题”应该成为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杏梅老师作了《寻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的讲座,她认为教师要从主要实现学科知识的教学,走向学科本质的教学,最终步入学科育人的课堂教学目标。围绕杨艳雯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李老师从深度分析教材,寻找培养核心素养的潜伏点;改造课路,夯实核心素养的“生长点”;重构习题,凸显关键能力的“关照点”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如何留有印迹,和听课教师作了交流。

         周杏芳老师围绕《思维导图引领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这一主题,提出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将问题分成多个有联系的简单问题,使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楚。一般要经历“画图外显--讲述内隐--内化提升”由外到内、由低到高的过程。借助形象的图示,将学生的思路外显为“路线图”,有利于理清问题解决思路。同时,思维由外显逐步内化,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评价、选择、应用”的高阶思维。

  丹徒区发展中心教研员韦兰老师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指出:深度学习要注重知识处理、指向高阶思维,更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科本质,设置核心问题,积极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自主探究,对学生精心、精准、有效的引导,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音乐专场

课堂展示环节

                      六年级《李玉莲调》

                         宜城小学 张露 

         张露老师在教唱《李玉莲调》中从情境入手,由江苏民歌《杨柳青》过渡到歌曲教学,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苏北美丽的景色,从而让学生体会渔民撒网捕鱼的欢乐之情,从教唱歌词入手,更好地让学生学唱歌曲。

                          四年级  《送别》

                        宜城小学    张佳芬

  张佳芬老师执教的研讨课《送别》,教学设计层次分明,从唤起学生的“送别”记忆入手,逐步启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研究的兴趣。

                         三年级 《牧童之歌》

                       高资中心小学     黄丹

  《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基于新课标理念,黄丹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通过综合表演,锻炼孩子合作表演的能力,丰富孩子对多样表现手段的体验,让他们主动走进音乐,欣赏美,展示美。

专家引领环节

  音乐研训员朱红叶老师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新要求入手,解读了大观念的内涵与特征、大单元教学的意义;以“对话中国古代音乐”单元设计为例,向老师们介绍了大观念统领下的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教研路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坚信,每次教研中那些为之眼前一亮的瞬间都会成为漫长忙碌的工作中的星星点点的火光!“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教研是场诗意修行,不懈努力,砥砺前进,我们会一起走得更远。 

阅读 16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