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先生曾说:“智者阅读群书”,透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文字,阅读使我们沟通心灵、连接世界,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无论走了多远,总能在书里找到归宿,在时间的流动中感受读书的力量。2023年秋季,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开展第二季读书交流活动,本期共有4位老师分享自己的收获感悟。
共读❤️书目
如何根据课文文体特点确定“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及时总结梳理有关研究成果,帮助一线教师解疑释惑,让“关注文体”的课程理念落地生根。由著名教育家周一贯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一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文体教学”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课例。本书对一线教师开展备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周一贯,1936年出生,浙江绍兴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他14岁即投身语文教育,退休后更是弦歌不辍,至今已有69年,堪称小学语文教育界的传奇人物。他以小学文化程度步入教坛,如今却成就了大师级的学术建树,出版、发表的语文教育研究成果逾4000万字,主持过多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教改实验。在不同历史时期,他总能以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巨大的实践勇气,不断推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悦读❤️分享
分享人——袁中瑞
袁中瑞,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封市金明实验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从教23年,一直坚守一线语文教学工作。曾荣获河南省骨干教师、开封市优秀班主任、示范区线上优秀管理个人等称号。获得综合实践省优质课一等奖、优秀成果省一等奖、信息融合课开封市一等奖、开封市课题优秀成果奖。
📖读书感悟
语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语文教学究竟要通过这些例子教什么呢?这是我们需要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周一贯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 这本书就帮助我们解答了这一疑惑。
我们必须明确“文体有别,教法各异”,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设计往往有很大的区别。从文体类型角度考虑,新课标给出了这样的信息和定位:第一学段以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第二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要“复述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课标关注到文体,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导航。
当我们有了正确的文体判断,就能生成有效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教学价值,如何基于文体特征,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合宜的教学内容呢?书中提到的一些文体类型,如:儿童诗的特点是依托儿童的生活,教学时要聚焦儿童诗的语言,把学习诗歌的表达作为教学目标;童话的特点是故事性强、趣味性强、可读性强,教学童话,应引导学生走进故事,融入童话,在体验中感受童话的温馨与美好;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教学小说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类文体的“三要素”,还要根据文本“这一篇”的特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教学《景阳冈》,重在梳理情节线索,引导学生把握情节发展;教学《两茎灯草》,重在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感受严监生的“吝啬”;教学《桥》,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了解典型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总之,只有对文体的教学价值进行甄别和筛选,合理的定位,才能真正实现“一课一得”。
分享人——李铮
李铮,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封市魏都路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从教4年,从事一线语文教学工作。曾荣获开封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开封市教育体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读书感悟
周一贯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文体教学”进行了系统总结,针对一线教师的教学困惑,提供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课例。
这本书围绕“文体”而谈,不同的文章内容不同,表述方式不同,呈现出来的特质就不同。因此将文体认知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确定“教什么”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下面,我浅谈近期的阅读收获。
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教学价值,对于童话与寓言的教学,我往往是无法区分,经常混为一谈,课堂上统称它们为“故事”,因为它们都具有故事性强的特点,从而让我忽略了其本身的文学价值。直到看到书中唐磊老师的《穿越“童话 旁观”寓言》一文,里面明确指出:两者面向的对象不同,童话主要面向的是儿童,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夸张、象征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寓言的读者不仅是儿童,还有成人,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其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两者想要表达的不尽相同,教学目标自然也不同,童话要引导学生体味故事,融入童话,在体验中感受童话的温馨与美好。寓言应让学生借助故事,联系实际,懂得寓言揭示的寓意,明理笃行。这清晰的划分与专业的解答让人茅塞顿开,对于我之后的童话、寓言教学有极大的帮助。
接下来,我将继续探索《小学语文文体教学》这本书,我想会有更多的收获,更多的启发。
分享人——王佳
王佳,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封市金明实验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从教3年。曾荣获开封市优秀社团指导老师一等奖、示范区青年教师汇报课一等奖、示范区青年教师模拟课堂一等奖、演讲比赛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
📖读书感悟
提到“文体”二字,诗歌、童话、小说、散文……这些词语会联翩而至浮现在脑海里。我想我们语文老师都很清楚,文章都有自己的体裁。但往往最熟悉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我们识体而教了吗?这本书开篇便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教学中国语文,怎能不重视文体意识?重视文体意识,不是让我们进行系统的文体知识讲授,“语文是一门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课程”,我们要把“文体”意识渗入到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之中去。
比如一年级的《比尾巴》是一首儿童诗,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分小节读感受诗歌不同于文章的形式,通过师生对读感受诗歌的节奏,通过集中读句尾的字感受诗歌的押韵。课堂上,用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体的不同。书里说到“文体不同,语用训练的切入点也不同。语文教学要从学习课文内容转向学习表达形式,语文能力的形成要运用方法策略有效迁移的运用”,读到这里,我更加明白了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注重文体。有文体的支撑,才会明白语用训练到底练什么、用哪种形式练。
回忆自己在听课、议课、磨课活动中看到的,包括自己的常态课,看似找到了一种模式,其实落入套路,让课堂变得固步自封。如果我们能紧扣文体来制定教学实施策略,设计教学活动,那一定会打破这千篇一律的套路和模式,让课堂闪现不一样的光芒。语文教学,切勿忽视文体。正如周先生说:“‘文体’之为用,功莫大矣,岂能等闲而视之。”
分享人——范春艳
范春艳,示范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封市集英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曾荣获示范区“十佳”青年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执教优质课获省、市级一二等奖,撰写论文和教育教学成果多次获省、市级奖项。
📖读书感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周一贯先生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一书让文体意识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之路指明了新方向。
《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这是一本真正地让“关注文体”的课程理念落地生根的书。指导我们要根据文本特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寻找一条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学习方法,让文体成为学生语言学习进步的推动器。
重视文体意识,就要文体意识渗入到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之中去。一年级上册《春节童谣》,这是一首童谣,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分小节读感受童谣不同于文章的形式,用各种形式的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适时启发他们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又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是童话寓言故事单元,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处处皆学问,要留心观察。本单元故事都以动物为主人公,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读了这本书后,我更加明白了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注重文体。有文体的支撑,才会明白语用训练到底练什么、用哪种形式练。用基于文体意识开展语文教学,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追求语文教学的本真,为学生插上一双文体意识的翅膀,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阅读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启智增慧,而且带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共读”到分享: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已成为工作室同仁的共识。共读经典,正悄悄改变着工作室的每一位老师,氤氲书香,正弥漫到工作室的每一个角落。精彩还在继续,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