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临床基地最后一个实践科室是康复理疗科,来到康复理疗科报道后在唐护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康复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病房和康复门诊治疗室3个区域。
康复重症监护室的装修风格别具特色,绿色的墙壁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舒缓柔和的音乐在病房内循环播放,给患者和家属一份宁静和温暖。
参观完病房后,我们来到了康复科门诊治疗室,共分3大块,分别是ST(吞咽和言语训练室)、OT(上肢功能锻炼室)、PT(躯干及下肢功能锻炼室),我们第一天被安排在了ST,跟着专业的老师从吞咽功能评估,到给予相应的治疗与干预,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吞咽和言语。针对每个病人的情况不同,老师们非常有耐心的引导、帮助患者一步步坚持完成治疗,从她们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她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很多患者不会吞咽或不能言语,她们会一个音、一个字、一个词反复一遍又一遍的教会患者。
吞咽治疗师们会根据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结果实施个性化的吞咽功能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吞咽功能,降低误吸发生率及胃管留置率,吞咽康复训练中的冰酸刺激诱发患者的吞咽反应,通过吹蜡烛、吹口哨、吸管吹水等方式锻炼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肺活量。言语康复训练通过简单的字母发音过渡到单个的字到词再到句,最后到唱歌,完成整个过程对言语障碍的患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康复是一条漫长且辛苦的路,需要坚持才能好转和恢复!
潘老师为我们示范了吞咽功能评估,作为护理专业的我们,需掌握最简单、最基本的评估方法,观察颜面口唇、询问进食方式与时间、发音、刺激软腭舌根咽喉壁等、吞咽功能检查(含反复唾液吞咽、简易快速按压咳嗽反射试验、快速饮水试验、洼田饮水试验),我们通过吞咽功能评估早期筛查出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避免发生隐性误吸。
重症患者床边进行早期康复已成为一种新的工作理念和模式,能坐绝不躺,能站绝不坐这是早期康复对病人和对我们自己的要求,曾经病人因绝对卧床时间长,并发症也随之增多,现在的重症患者因为有了理念和观念的更新,早期康复前移至床边,患者得到了更好的康复治疗,同时也取得了好的治疗效果!
陈老师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了VVST-CV的操作方法,在我原来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我原以为做了中稠到低稠如果未发生安全性和有效性受损,高稠是无需做的,原来无论患者做到哪一步,最后都要以高稠结束操作,且每一口量均需评估患者的口腔有无保留,音质有无改变,音质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让患者发a音,最好是每一口后让患者说自己的名字,更有效的来辨别患者有无吞咽功能障碍,陈老师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让我们深感崇拜和佩服。
通过在康复科ST室一周的见习和学习,我们也在专业老师的监考下进行了吞咽功能评估相关操作的考核,反复唾液吞咽试验看似简单,中间的细节也是容易忽略的地方,例如评估时患者头部不能后仰,应使下颌尽量贴近颈部,观察食指与中指放置在位置在舌根部及甲状软骨上方,观察患者30秒内吞咽的次数及喉上抬的高度,正常成人30秒内应≥5次,老人(含年龄大于70岁)30秒内应≥3次。在操作过程中可用棉签蘸取水刺激口腔分泌唾液产生吞咽动作。
又是回南总汇报作业的日子,今天展示的是工作坊,小伙伴们都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了这项作业,通过这次工作坊演练我们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着很多不足,让我想到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应重视护士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提升护士临床应急和抢救能力。
广州珠江大桥的夜景依旧那么美,我们依旧只能成为这桥上的匆匆过客,来不及欣赏这美丽的珠江夜景,但能顺利结业,将所学带回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