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人智慧,燃自己创作灵感之花——古文改写训练优秀习作

Chris Shi
创建于2023-11-06
阅读 32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写作训练要求学生将《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改写成白话散文。学生借古人的事,发挥大胆的想象,运用景物烘托和心理描写,成功地描摹主人公的内心波澜,画面感强。                   

 

—— 指导老师:吴郭梅老师


山水恒在,大美谁知

——《答谢中书书》改写

梅华中学 804 李优然

玄度老友:

       见字如晤!

       近可安好?秀美山水自古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主题,今日漫步山径,山川至善至美撼动了我对美的渴望,此刻提笔写下,不知你是否能感受到?

每每我站在屋前,便可见隐隐约约峻挺的山峰在若隐若现的云海中显现,层层叠叠的山峦以云为衫,缥缈朦胧。瞧湖水是多湛蓝碧绿,仿佛能鉴人心,是多么纯粹的心灵,才能有如此清亮之色呢?阳光似有神仙手一般为两岸的石壁着上五彩斑斓的颜色,仿佛将大地、天空都交融在石壁上,树木青翠,篁竹深绿,不论何时,总点缀着满山秀色。

临近拂晓,晨曦初现,如纱般的白雾被掀起,浮现所有的诗情画意。此时山间奏起生灵的歌,猿鸟空明的歌声唤醒一切。傍晚时分,红日西沉,暮色渐浓,萧瑟的氛围渲染开来。前边的断崖欲托住西沉的落日,细碎的光融化在湖水中,使湖面泛起一阵波光。突然,一条身上镀着金鳞的鱼儿打破了宁静,一圈圈涟漪泛开,一条又一条的鱼儿跃出水面,掬起一捧圣水向快要没入晚霞的夕阳吐出今朝最后一次敬慕。

我是如此迷恋这人间仙境,它拂走心上的尘埃,洗涤平庸的灵魂。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没有人欣赏到这奇观了。幸运的是这秀丽的风景让我有一种与仙人畅谈的窃喜,得一份悠闲,更悟一份禅意。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愿山水恒在,常伴你左右!

顺颂秋安

                                   你的好友:陶弘景

                                   公元526年

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以月为友

     ——《月下独酌》改写

梅华中学 803 刘屹然

月光悄悄跳入窗棂,又是个凄寒的夜晚啊,他想,那不妨在月光下坐坐,品一壶美酒,赏一番月景呢。

花丛中,月光孤零零照在花瓣上。寒凉的石椅上,有了青莲居士的身影,正举着杯自斟自酌。

月光真的如此冷清吗?那本是皎洁的明月,而在他,李白的眼中,是落寞的,孤独的。明月啊,你也是如此寂寞的吗?你原本也是仙女,而又不得已变为黑暗中的一员的吗?他在心中呐喊着。

举起酒壶,欣然邀清月亮作伴以解他心中的寂寞。天上,地下,杯中,三个身影对视着。手一晃,便化为虚无。唉,只可惜明月不懂得品美酒呀,李白深吸一口气,略有惋惜。

他站了起来,洁白的衣袖抚过酒壶,酒中的月,好似轻沙,碎在壶中。青莲居士淡淡的笑,嗬,都是影啊,随着酒壶,随着他,在夜中破碎。可,除了它们,谁又能陪他,度过漫漫长夜呢?他只好暂且与它伴结为酒伴,好好的在夜里享受无拘无束。

青莲居士有些醉了,身影在花丛边晃啊晃。真想高歌一曲呢,在这清冷的夜晚中;真想身影零乱地跳支舞呢,在这寂寞的黑夜里。呜乎!我李太白,在官海风波中,宁愿做一株平庸的莲,也不去做那只为讨人喜欢的牡丹!

哈,逍遥自在的日子多么没有束缚?为何凡世的人都一个个奔赴官场?只有我!李白!可以留恋于平凡,留恋于自由,可以与世间万物为知音,以月为友以酒为伴,吟唱从心中流露的歌,舞到身影零乱。我如何会以官场失意而引起不快?不妨再喝上几壶美酒,赏几眼明月,将官场失意丢在回忆之后,任他落满尘埃。

他醒时与明月相互欢欣,终于,他醉得站也站不稳了,一头栽入床上,月光与身影,无可奈何地消逝、分别。

太白醉了,睡了。在梦中,见到了明月与其影,在缥缈的银河边,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又一次无拘无束的玩乐。这就是青莲居士罢,跌入黑暗,还可以在寂静的夜晚中,以月为友,同享极乐。

原文:

月下独酌 (一)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不屈的灵魂

——《过零丁洋》改写

梅华中学 804 罗钧元

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零丁洋。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一轮红日初升。珠江口边,铺天盖地般的战船整齐地排列着,旗舰上扬着战旗,一个斗大的“元”字。海风微微吹来,战鼓齐响,战士们身披重甲,手持利刃,他们是奉命来肃清南宋最后的残余军队。

似乎只有这个人在低头深思了什么。他姓文名天祥,自幼好学苦读,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南宋的状元。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他南下散尽家财、招收乡勇组织抗元斗争,已经过去了四个年头。在不久前的一次战斗中被俘,元朝皇帝爱惜他的才能,下令不准杀他,在战争结束后押回大都。

   清风袭来,海浪涌动,滚滚波涛翻腾,重重地拍打着惶恐滩头。唉!大宋国势危矣!宛如风中飘散的柳絮。大好河山大半已沦入敌手,只剩崖山的张世杰孤军奋战,胜利的希望缥渺如烟。而我的一生,也如风雨中漂泊无根的浮萍,时起时沉,看不到明天的前途如何。

芦苇丛丛而生,海鸥低头而飞,四周杀气重重。看着元军士兵在烧杀抢掠,杀戮着大宋子民,他悲愤至极,却无能为力。身陷圉圄之中,我又能干什么!他想跳海殉国,但被元军士兵拉住了。蒙古人十分重视他,从大将张弘范劝降,到忽必烈亲自颁布圣旨:文天祥若降,当封丞相。

高官厚禄摆在面前,我为什么要选择为一个亡国之君效力呢?是的,因为我有一个不屈的灵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绝对不会向元朝屈服!精忠报国,本我大宋岳将军之志向。既不能像岳将军一样光复河山,那就要为国捐躯,留一颗赤胆忠心于史册,张我大宋之威名!

1283年初,文天祥在大都英勇就义,年四十三。

寄一诗记之: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原文: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那次落榜 那首赋菊诗

——《不第后赋菊》改写

梅华中学 803  彭梓涵

这是第几次了呢?黄巢站在拥挤的人群中想。他早已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站在皇榜前一遍又一遍地寻着自己的名字。

环视一圈,有人放声大笑,有人高声呼喊,有人涕泪纵横,黄巢却只是悄无声息的默默走出人群,回了家。望着房中不菲的摆设,他却只觉得内心悲凉,几次的名落孙山无处诉说,黄巢的视线定格在架上宝剑之上,忽地想起儿时练武时的场景。

跟着师父练剑时的大汗淋漓、驰骋马场时的清风拂面、学习射箭时的手臂酸痛,无一不在激起黄巢心中涟漪。他猛地起身,取下挂在墙上的弓箭,来到儿时练武的院子,对着那已有些陌生的箭靶,搭上箭,拉满弓,放手。

“嗖”,离弦之箭正中靶心。

他仿佛看到未来:重阳佳节前,菊花开满长安城,那花香十分浓郁、直冲云天,如暴风般席卷长安城,带走那如同枯败之花的唐王朝,只余下遍满京都的、代表天下太平的菊花。倘若那农民革命的风暴一旦来临,腐朽的唐王朝定如同那遇霜的“百花”,变成枯枝败叶。

黄巢憧憬着,憧憬着那胜利前景。他强忍心中的迫不及待,回到房中提笔写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随后毅然决然、满怀悲愤地离开长安,踏上那条他所期待的起义之路。

那张金榜上头一个的名字是谁?不知道。有人记得吗?没有。那些籍籍无名之人最终湮灭在历史的车轮下,可是我们却记住了落榜的黄巢,因为他的落榜、因为他的《不第后赋菊》和他的那场起义。


不朽的等待

——《约客》改写

梅华中学 804 宋文浩

黄梅时节总避不过连绵不断的雨水,小小的一座城像做着一个湿哒哒的梦,梦里满是熟透的杏子,金黄的果实藏在油亮亮的叶子后,却掩不住早已传遍小城的浓郁甜香,那是这个季节特有的香味,沁人心脾。

眼前,跳动的火苗拉长了窗格印在桌上的剪影,焰苗又生了一寸,窗外,无尽的雨声淅淅沥沥。密密的雨织入夜来,如琴弦缕缕,风一拨便满城回响,青石板轻轻和着,小荷塘浅浅唱着。仿佛听见,青石台阶的缝隙间生出绒绒翠绿青苔时冲破泥土的声音;仿佛听见,小小荷塘里荡起的层层涟漪摇曳了圆圆荷叶时水珠滚落的声音。晚风偷偷溜进小窗,湿润了复杂的心绪,一缕缕抽成丝,又随风飘去了。

夜色刚刚弥漫,就听见那片幽静池塘中的一片蛙声,接着又是三两声,后来,仿佛整座城的小蛙齐声合奏,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倘若从小城这头沿着石桥,一步步踱到小城那头,一定都有蛙声相伴。近处的小野塘青草幽密,那泛着水光的尖尖草叶间还能望见鼓动两颊的小蛙。这里的小蛙要少些,一两只,你一声,我再一声,间隔停顿倒像是清闲交谈。若是脚步重了些,便立马听见它们扑通跳进小塘的声音。而离人行小径远些的大荷塘就不一样了,寻不得小蛙们的位置,一整片荷塘不歇地唱着,声音起起伏伏。一旁含苞的荷静静听着,这里的雨都好似下得比别处紧,像是为一塘热情的小蛙打着鼓点。

等待是漫长的,像绵绵雨丝连成线那般,竟没有了绝期。屋檐上的水一滴一滴地落下,轻砸石板格外清晰;夜里四处避雨的鸟儿来来回回,翅膀扑棱棱地响在无边雨声里。

棋盘上,是一人的残局,失约的友人迟迟不来。他是否正撑着油纸伞穿梭在无垠雨丝里,踏过的青草地正泛起圈圈涟漪?或是他正在水气氤氲的夜里一人温茶,独赏浓香而忘了今夜的约定?大概是,他听着雨水轻轻,蛙声一片,早已醉入梦乡……

无从知晓,只有我与这夜相互消磨时光。手边的蜡烛继续燃着,蜡油在蜡芯周围打转,晶莹剔透。白白的积成花边,蜡油晃动着终于积攒不下,“啪嗒”落在桌子上。我捻着一枚棋,一下下轻轻地砸在桌面,似花一般绽开在桌面上。点点白色的小灯花一点点凝固,亮洁的纯白,盛开在我悠长的等待里。怕是今夜残局未解,友人未来,心中那片荒芜里就已开满白花朵朵。

在默默地等待中,缤纷如花的岁月,点缀着一个个平淡的日子,装扮着一个个美丽的明天。等待似昙花一现前的酝酿,敲碎季节的容颜只为在清辉下吐出一抹芬芳。


原文:

约  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清明雨 淡酒香

——《清明》改写

梅华中学 803 刘亦鸣

清明时节,天空飘着丝丝的细雨。雨水给大地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远远望去似白雾茫茫。柳树在雨中静默着,柳条被雨水洗刷得更加翠绿,小草在雨水的滋润下,一个个伸起懒腰使劲地往上长,一片绿油油的,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毛毯。

可是这雨中的美景,却不能吸引路人的目光。街上的三五行人来去匆匆,个个心事重重。许多人扛着扫把,带着祭品去给先人们扫墓。想着那些逝去的亲人们,行人的表情十分悲伤。在这行人中,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身材偏瘦,头戴斗笠,背着行囊,看上去一脸倦容,他就是杜牧。他已经赶了好几天路了,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他多么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吃口热饭,再喝上几口酒暖暖身子,然而这人生地不熟的,去哪找酒家呢?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杜牧不禁眺望远方,只见远处走来一头大黄牛,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年纪大约十一、二岁,小脸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想,有牧童就有村庄,我不如打听打听。于是,他走向牧童,深施一礼,问道:"请问这附近可有卖酒的地方?"牧童看了看他,抬手指了指自己身后的方向。杜牧谢过之后,打起精神继续赶路,没过多久,一个村庄在雨雾中若隐若现,道路的两旁也开满了杏花,几个酒幌子在风中飘动,似在向他招手,他兴奋极了,三步并作两步奔向酒馆并畅饮,酒后,他醍醐灌顶般,挥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就在这清明时节,他却不能回家扫墓只能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很不是滋味,尽管身上的衣衫依旧湿冷,屋外的春雨连绵不断,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仿佛一切的愁苦与落寞都随风而逝,不再萦绕心头。

一树杏花,一杯淡酒,散尽心头忧愁。


    坦荡的一生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改写

梅华中学 804班 樊昱泽

他被贬了,乌台诗案中,他被人冤枉,险些被砍头,被贬黄州,经历了他人生的最低谷,他是拥有坦荡一生的宋朝诗人——苏轼。

离开世俗的喧嚣吧,做好了准备,他开始隐居,不幸的是,他病了,他寻求了神医庞安常的帮助,为了感谢庞安常,苏轼与庞安常来到了清泉寺,此时苏轼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山下的小溪流淌着,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出娇嫩的幼芽,他倍感欣喜,深切的沉浸在三月兰溪优雅的环境中,松林间的沙路没有一点污泥,傍晚细雨潇潇,给人以澄澈、空灵的美感,寺外传来此起彼伏的鸟叫声,令人陶醉其中。

他被深深吸引了,而大自然的神奇也使他从中得到了人生的启迪,回望他艰苦的一生,苏轼总是在坦荡中成长,正是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有意义的一生。他问自己:“难道人老了,就真的不能回到年少吗?”光阴似流水,向东奔去不复返 ,青春年少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但心态却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不一样能发出生命的光彩吗?他沉默了,他知道,他有着艰苦的一生。

他明白了,谁说青春不能回来呢?你看那门前的流水不也能向西奔流吗?清泉寺旁的溪水让他感慨万千,既然溪水都能向西流,那人生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他感叹到。

他不服衰老的宣言,因为他自己真切的明白,只有对未来、对生活有追求,有向往,才能活出自己精彩的一生。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被贬的苏轼,就没有人来为我们解释他的品质。

一千年过去了,谁知道他做错了什么?没有人管他犯的错误,我们只记得有一个即使在人生最低谷且依然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喜爱的人——苏轼。

原文: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

 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阅读 32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