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聚力前行

——初中化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第二轮省级培训

黄忠贤
创建于2023-11-06
阅读 2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11月1日至11月3日,福建省初中化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第二轮省级培训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行并进行网络直播。为提高全县初中化学教师对新课标的认知水平,熟练掌握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设置,课程教学方向,切实把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确保义务教育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以本次直播为契机,组织全县初中化学教师进行网络学习。

    1日下午,在简短的开班式后,龙岩教育科学研究院杨梓生副院长以“燃烧与灭火”单元为例,与老师们共同研讨,共同思考如何落实我们新课标提出的大概念及单元教学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的实操性,为老师们解开了心头对大概念教学设计的种种困惑,同时指明了老师们在大概念指引下单元课教学的方向。

    2日上午,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傅兴春副院长为参训教师带来题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理解和教学改进》的精彩讲座。傅老师从新课程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新课程对化学教学的理解、课程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初中化学教学改进的认知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学科实践的见解。傅老师提出的教学策略对我们一线教师有很深的启发,有利于促进教学落到实处。

    2日下午,午老师们一共学习了两场讲座,分别是泉州五中李辉力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与南平剑津中学陈名将老师的《新课标背景下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李辉力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案例,引经据典,给大家分享了教、学、评的宝贵经验,并给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五个一”工程:一堂课、一套题、一场比赛、一项课题、一篇论文。陈名将老师围绕课例《金属的防护和废金属的回收》,从课程内容地位与作用、课程情境素材、教学目标、教学与评价思路、教学反思等方面分享了这堂课的教学设计。陈老师呼吁大家要通过真实情境的设计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学生养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并学会大胆质问。

    11月3日上午,特别邀请了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化学教研员黄丹青老师为参训教师带来题为《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理解与实施》的精彩讲座。黄丹青老师的讲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我们为什么要跨学科实践活动;二是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特征;三是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实施路径。讲座过程中黄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供氧器》、《探寻“碳循环”》、《走进碳酸饮料》、《模拟古代火法炼铜》等几个优秀案例,结合案例更加详细讲解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实施路径,并提出跨学科实践活动是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为达成某一主题领域或实现一个特定目标而参与的学习活动。为实现这个特定的目标需要做的努力概括为内容、活动、情境以及结果。讲座的最后黄丹青老师谈到反思,对于活动设计要循序渐进,着眼发展;对于任务推进要行之愈笃,知之益明;对于项目评价要减负增值,有的放矢。黄老师深入浅出、温柔细腻的讲解引得在场的每位学员时而点头应答,时而陷入深思。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教学的路上,“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变得更优秀”。本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精彩实例,非常感谢专家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讲座,让大家收获满满,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引领、研讨,学员的教育教学和辐射引领能力会有一个全面提升。

阅读 2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